談近十年來當代藝術創作的變化問題,我認為2000年并不是一個轉折點,只能說從那年起當代藝術開始正式浮出水面,以第三屆上海雙年展為標志,官方的展覽開始接受并承認上世紀90年代以來當代藝術,到了2003年之后當代藝術受到了市場的認可和時尚界的追捧。在創作上,這十年也沒有太大的變化,很多年紀稍大一點的藝術家還是在吃上世紀80、90年代的老本,年輕一點的藝術家也是在延續著上個世紀90年代實驗藝術的傳統,但是也有一些小的支流:他們是把藝術作為物,以后形式主義為線索的一種不自覺地反芻。80年代我們對形式主義的討論非常膚淺的,90年代又匆忙的社會學轉向,從而變得特別浮躁,2000年后開始出現在學院當中的當代藝術又把這些重新嚼了一遍。另外,藝術語言、媒介等可能變得更加多元。
至于藝術創作的社會學轉向,我認為不構成藝術史的意義,這個提法本身沒有問題,但是一個空洞的想法總會為大量的江湖騙子找到合法性。實際上這種價值輸出很容易陷入一種空想,會涉及到更復雜的問題,一些藝術家會打著社會學轉向的這個招牌創作出非常糟糕的作品,甚至是非常反動的。這其實是一個麻煩,所以我認為社會學轉向實際上是一個沒有意義的口號,它更多的是發明這些口號的人的一些想象,帶有道德潔癖,甚至會帶來一些遺留的不好的問題。這個時期是制度相互摩擦的接軌期,已經沒有辦法純粹的討論藝術創作了,比如現在很多藝術家都開始復制自己的作品,這是藝術創作的變化嗎?它并不像安迪·沃霍爾的復制美學,而完全是因為市場需要,所以沒辦法純粹徹底的來討論藝術家的創作。
市場不僅僅等同于賣畫,比如藝術家上雜志封面,并不是因為他的畫值錢,而是因為藝術家本身的符號資本,比如去美術館看展覽,事實上是在消費這個展覽,而不是藝術品。市場本身是中性的概念,它更加便于流通,更加便于調動更多的資源。這些改變都是中國社會轉型整體的一部分,中國越來越國際化、全球化,于是藝術變成全球景觀的一個部分,它并未形成我們所謂的模式,在這個景觀無孔不入的時代,這種景觀化最糟糕的是變成數字之間的交易了。藝術市場以及資本所塑造的藝術不論遵循什么標準,結果都一樣,不論是范曾那樣的國畫家,還是曾梵志那樣的油畫家,還是徐冰那樣的當代藝術家,只要身上集中著過多的符號資本,那么遵循什么標準并不重要。我們在討論學術價值時就不要再輕易地討論市場價值,既然他的學術價值很好,在給他估價就沒有意義了,本來價格的概念就是一個景觀的概念。
藝術史的書寫是由書寫者規定的,我們不要把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當成藝術史,藝術史作為一個故事沒有被沒寫下來就只是我們假設的藝術事實,而這些藝術事實會有很多版本的藝術史,所以決定權是寫藝術史的寫作者,我覺得太把藝術家歷史化沒什么意思,比如方力鈞還不到50歲,齊白石在這個年紀還在長沙做木匠呢。很年輕就把自己歷史化是不對的,所以不要輕易談論藝術史。
最近很多人在談論“藝術回歸傳統”,其實這樣的討論沒有什么意義。從西方一下子回歸到本土,把東方和西方對立,把傳統和現代對立。這種討論的概念框架是沒辦法裝入新的東西的,所以先不要提出這些空洞的概念和口號,最要緊得應該是弄清自己在這系統中的位置,然后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比如把文章寫好、展覽弄好、市場做好。我覺得這些空洞的概念越來越多,而有沒有經過學術論證,實際上是很可疑的,在這個媒體消費時代,很快就會成為過眼云煙。實際上是文化實踐者決定著這個時代,而不是反過來,我們不要押寶,不要看到我們的時代是什么樣的,就趕快去做什么藝術,一個藝術家還是要從自己的脈絡做起,有自己的脈絡就是有價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