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藝的《窩頭會館》首輪票房成功突破千萬之后,又請來莫言、鄒靜之等諸多作家走進人藝,和編劇劉恒一起,共同會診《窩頭會館》。作家們真誠地向劇本“致敬”和“開炮”。該劇的第二輪演出將從12月18日開始。
鄒靜之:
精彩臺詞不能密集發射
鄒靜之說:“這個戲讓我想到大河劇。截取一個片斷生活,沒有是非,沒有偏向,完全客觀地再現當時的歷史,不站在任何一方的立場上。毫無疑問,這個戲傳承了人藝的風格。有獨特的北京味兒,我曾經說過,如果特別北京味兒的話,就變成地方戲了,但是如果是北京人藝,就不一樣了——它是一種獨特的風格。全中國任何一個話劇院,都不可能演出這個戲。”同時,鄒靜之也指出不足:“劇中兩個進步年輕人的形象顯得符號化,此外精彩語言太密集,好臺詞太多了。這不是射門集錦,就好像歌劇中詠嘆調好聽,但是要有很多沒那么好聽的段落來襯托,才突出了好聽的那部分。精彩臺詞過于密集,我沒來得及回味和贊美,下一句又來了。”另外,全局結尾處,死人和活人的交流,這一筆很神,但是如果結尾這么用,不妨前面也多用點兒。”
莫言:
臟話沒必要搬上舞臺
莫言首先開玩笑地說:“人藝的殿堂一直供著兩個偶像,老舍和曹禺,現在可以加供劉恒了。”(劉恒:“不帶這么罵人的。”)莫言認為,劇中大部分人物都是栩栩如生的,那兩個被評論界批評的年輕人形象,他認為是好的,“那是一潭污泥中的兩朵蓮花,是真實的,美好的。”此外莫言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說實話,我前半截兒都沒有聽懂,因為我從心里抵制北京胡同里的這種語言。而且,我同意去掉劇中的臟話,沒必要把這些語言拿到舞臺上來。”
徐恒進:
冷峻刻薄但是真誠
徐恒進的評價也很中肯。他說:“很久沒見過這樣的東西。和時下很多作品相比較而言,我想可以用‘大漠孤煙直’來形容這個戲的境界。有人認為看這個戲能夠感受到老舍是熱的,劉恒是冷的。我沒有劉恒是冷的這種感受,雖然他很冷峻,有些地方很刻薄,但是他真誠。他具有作家必備的悲憫情懷,這是作家和文人的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