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网站,亚洲人成在线播放,av三级国产A级水,国内精品久久久www

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專稿] 《SC2》—國內唯一地下漫畫集潛空間首發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7-08-23 09:53:30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SC2》—國內唯一地下漫畫集潛空間首發
  策 劃 人:
李貴明
  首發酒會:2007年9月1日,星期六 下午3:00PM
  展覽地點: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大山子藝術區2號院 潛?空間(紅門畫廊對面)
  聯絡電話:010 64337416 \ 13911195654
  畫廊網址:www.pgart.com.cn

  (潛空間畫廊于漫畫書發布期間,為參觀者提供空白畫框,供現場涂鴉。)

  關于SC2
  特別的漫畫(special comic):

  sc(special comic)是一本由中國年輕人獨立策劃的地下漫畫集,地下漫畫(近年已經不限于搖滾和西皮,走向更廣闊的非主流定義)在國外蓬勃發展,雖然立足小眾,也已經形成了產業,甚至引導潮流,但在國內還屬于空白。第一本sc漫畫集于2004年自費印刷,厚176頁,印500冊,集合國內的22人作品,極具開拓性和前瞻性,隨著參與藝術家個人潛力的逐漸展現,以及未來漫畫產業和漫畫藝術的發展,這本畫冊的價值必然會顯現在未來的收藏品文獻上。

  第一本sc采用結合展覽,以及在藝術書店寄賣的方式出售,在專業內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反響,這也是這次sc第二本,能夠邀請到49位在當前藝術和設計領域活躍的年輕藝術家,進行共同創作的基礎。

  sc的概念更接近非主流漫畫,而漫畫和其它藝術形式的區別在于,它天然的強調可讀性,重視傳播。sc強調與主流不同的,更新鮮刺激多樣的閱讀體驗。參與者都是國內走在前列的新銳藝術家,設計師,這次被邀請投入到sc共同的主題創作來,覆蓋面跨度全國,這是他們在漫畫領域的一次集體亮相,這本sc的前瞻性就在于,它邀請了當前最具潛力和能量的創作力,加入到漫畫領域的創作來,對未來的圖文閱讀發生影響。

  sc第2期和上期的重要區別在于,這次更強調可讀性,邀請成名藝術家和發掘新人并重,而且是一次體現凝聚力的主題創作,命題是恐懼,用恐懼作為主題的用意就是倡導新鮮和銳氣,打破讀物溫吞的僵局。而因為是49人面對同一主題,更具整體性和可看性,每個人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詮釋主題,戲謔或者嚴肅,有遠景中景,有特寫俯拍,各盡其用,有葷有素,有辣有甜,搭配成閱讀層次感豐富錯落的一席。sc強調可讀性,旨在為聰明,喜歡思考和幻想的人提供樂趣,為主流以外的活躍創作力和閱讀需要提供出口。

  地下漫畫的介紹

  地下漫畫誕生于 20世紀60 年代嬉皮士文化興盛時的美國。在當時反傳統思潮的影響下,它的主題更多的是關注性、毒品、搖滾樂等邊緣文化,而那些具有鮮明時代性的主題如反戰、女權、民權、無政府等激進概念也在作品中多有體現。作品往往更多的集合漫畫家的自身體驗,對當時的社會現實呼應,藝術表現上也不同與傳統的諷刺漫畫和英雄漫畫,更多怪異的造型與荒誕離奇的內容。

  當時地下漫畫運動的最重要的漫畫家,羅伯特?克拉姆創辦的地下漫畫刊物《ZAP》,網聚了一大批漫畫家,當時有上千種地下漫畫讀物出版。和當時的搖滾樂,迷幻文化一樣,地下漫畫是嬉皮士文化的標志之一。

  非主流漫畫:

  地下漫畫的另一個重要人物 阿特斯佩格爾曼,在1980 年創辦了非主流漫畫雜志《生猛》,第一次把地下漫畫介紹給了知識界。1986 年他發表了以他父母在二戰大屠殺中幸存故事為藍本的漫畫《群鼠》,引起了評論界空前的關注和好評。其續集還在1992 年獲得普利策獎。現在在美國,嚴肅內容的漫畫被稱為"圖畫小說",每年都有數量龐大的圖畫小說出版。

  各界人士眼中的SC

  歐陽應齊序言
  SC - 南京
  漫漫痛快
  看漫畫應該是件痛快的事。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觸動讀者身心里頭那莫明的「痛」,翻掀過去一千頁一萬頁,更精細更厲害的畫工技巧也是徒然,也不爽,更不快。
  因為創作者本身有過刻骨銘心的對「痛」的體驗,那怕是輕如蚊子一咬,或者重如鐵錘一敲,有反應,有話要說而且七情六欲上臉,選取了格格連環,拼貼剪輯思路,起承轉合順序不順序,從開始時候怎樣也說不清楚,慢慢變得言簡意賅磊落大方,只要肯說,沒有什么話是不可以說的,說的痛快,聽的痛快,看的痛快。
  兩年前看到SC第一本,興奮雀躍終于遇上獨立漫畫這條不歸路上的同路人,當然對其中作品題旨內容表達的間或的晦澀也很熟悉,因為作為一個漫畫創作人也曾經這樣摸索開始。轉眼到現在從唐彥和曉江手里把厚厚一迭付印前的畫稿接過來,仔細翻閱,好實在好感動。
  不管叫這些漫畫作品為地下為另類為獨立,都是一個稱呼而已。重要的是作品的個人自主性,畫面剪接字里行間都在調度輕重,把自己與自己,自己與他人與社會與太空的關系理清。有別于一般商業漫畫操作,獨立之所以獨立,作者一人分飾編導演售票和清潔多個身份角色,也因為角色的重迭互調,就有機會對人對事物的看法更深刻更多角度,獨立漫畫創作竟也就像一種生涯規劃成長訓練--雖然漫畫家看起來都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得多,但其實她們他們都在努力的比其它人多活幾輩子。
  從每個獨立個體自說自話慢慢發展到有聚合發聲的需要,肩負編輯成書以至統籌策展工作的朋友任重道遠,體驗更加痛快。為游散四方的創作個體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碰擊的平臺,擬定一個共同的命題,強調作品的可讀性,更以能夠與讀者活躍暢順溝通為目標,SC從上期的私密的Secret Comic自覺成熟為這一期Special Comic,與別不同有格有調,明目張膽的和讀者攜手直闖恐懼之境,也就是因為無所懼。
  看漫畫是件痛快的事,尤其是看到獨立創作人的強烈愛恨,是非價值,當中有霎時沖動也有熟慮深思,讀者與作者以及漫畫角色在一個并非虛擬的畫面大環境里坦誠交流對話,這正正也就是獨立漫畫誘人迷人之處。

  生存的"另類表達"
  周 憲
  今天我們正處在一個蓬勃發展的視覺文化時代。所以,海德格爾斷言,這是一個"世界圖像時代"。
  用最簡單的語言來說,視覺文化時代的一個突出表征乃是高度的視覺化。于是,視覺圖像成為視覺的當代表達的典型范式。從影視到攝影,從廣告到繪畫,種種形式都成為當代視覺表達的經常性路徑。這里,我想說的是,漫畫乃是一種當代生存的重要表達方式。
  誠然,漫畫已經有很久遠的歷史了。過去,漫畫在社會變革、貶斥陋習塑造新風尚等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在一個漸趨顯著的消費社會中,漫畫卻越來越成為人們的某種圖像生存方式。生活在漫畫世界中就意味著從中生產出漫畫樂趣,培育出某種植根于人性深處的漫畫精神。
  這里刊出的后80s的后生們所描繪的繁復圖景,無不滲透著他們關于自己生存方式的體驗和理解,洋溢著他們對生活世界敏銳的圖像意識,激蕩著這一代人特有的圖像表達手法和審美風格。我以為,這類漫畫無論在題材上還是在風格上已迥異于傳統的漫畫,其游戲精神、快樂主義和個性化的沖動,明顯地烙上了這個時代特有的的文化印跡。
  所以我說,它們是視覺文化時代的"圖像另類表達"。
  首先,它們是一種"圖像表達"。這一表達可謂是視覺文化時代越來越普泛的生存方式。今天的人們,不僅存活在現實的、物質性的生活場景里,而且還游曳弋于各種圖像建構的符號世界之中。這一真相不妨以戲擬笛卡兒的名言來表述,"我思故我在"這一經典表達式在視覺文化時代可以改成"我畫故我在"。進一步,這一表達式還可以顛倒過來--"我在故我畫"。于是,我們有理由認為,漫畫作為一種獨特的圖像世界建構,儼然已成為當今生存樣態的敏感而率真的表達。
  其次,所謂"另類表達"概念,道出了漫畫作為一種獨特的體裁的表達要旨。那就是它那迥異于攝影或DV等紀實性圖像再現的方式,帶有別具一格的視覺呈現。即是說,漫畫是真實世界之真實的戲仿,是對真切的生存體驗的符號化表征。透過獨特的"另類視角",漫畫顯然傳遞出"非另類圖像再現"所難以傳達出來的某種主體經驗。
  至此,漫畫與生活世界獨特而又深刻的文化關聯不必贅言。當然,還需要強調一句,這些后80s的圖像生存者所特有的生活態度和視覺新感性也在這一關聯中呈現出來。
  是為序。
  2007年7月于南京

  ------------------------------------------------------------------------

  陳村寄語
  一本書用來登載漫畫,便是承諾提供奇思異想。這書的創意本就是奇想,集合幾十名年輕人,在一個主題下畫了幾百幅作品。翻看這幾百幅畫如同一次愉快的旅行。"恐懼"是個好題目,可以用來榨人。
  凡是人所珍視的,也是恐懼失去的。有所愛就有所怕。身體、生命、依附的時光、外衣內的家園,這些難以挽留的東西中天然埋藏著我們的恐懼,當我們將它挖開,就跟它相見了。
  這些漫畫就是開礦一樣的挖開,年輕的礦工們在隧洞中勇敢前行。當我們把恐懼也挖開了,看到的就是對人世、對生命的愛了。

  陳村
  2007.7.5

  ------------------------------------------------------------------------

1   2   3   4   5   下一頁  


打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時光中的時光》-新銳藝術家展
· [專稿] 出神入化
· [專稿] 談郭繼明書法
· [專稿] 王蓬攝影/裝置展
· [專稿] 2007中國宋莊當代藝術巡回展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 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