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經濟人:
藝術品社會價值的實現主要通過藝術評論家、鑒定家、策展人、美術館、公共媒體;而藝術品經濟價值的實現則是通過藝術經紀人、畫廊、拍賣、收藏顧客(藝術品投資商),盡管有時候可能存在交叉,但他們的職責確實是不同的。藝術經紀人制度是藝術品市場是否成熟、健康的關鍵環節?,F代藝術品經紀人是通過經紀藝術品謀生的,同畫廊、拍賣公司不同,他們的工作屬于個體行為,需要的是經驗、人際關系,做的是藝術品市場的推廣工作,因此他們也是藝術品市場最重要、最靈活的環節。
藝術經紀人在中國新興的逐步職業化和專業化的職業
1、與藝術家關系熟悉,甚至可以同時為幾個藝術家做經紀人
2、熟悉市場,有比較固定的客戶群,有較廣的人脈關系,與市場、購畫人構成關系(成為他們很好的藝術顧問,人脈關系,
3、人品必須人品高尚人品好,講誠信。一個人言而無信是不可能代理作品買賣的。
當代藝術的概念:
就時間層次而言,“當代”這一概念本身是不斷刷新的(先鋒藝術家、當代的傳統藝術家)
它可以分成:
新中國——1949年
新時期——1978年
新時代——1989年
新世紀——2000年
當代藝術是一個史學價值概念,它是對當代美術史的構建與發展產生影響的藝術新風格與審美新規范的藝術。用西方文化價值標準選擇的中國當代藝術,則主要指以影像、觀念、裝置、行為等為代表的新媒體藝術。
當代藝術的特征與案例
1、視覺消費化,隱含了視覺藝術經典語言在消費時代的“白話化“和視覺圖像刷新的快節奏性特質。在當代藝術中,消費文化的視覺可感性在不斷刷新受眾的視覺印象,追逐刺激暴烈的圖像逐漸成為視覺藝術家的創作目的,從消費信息的營銷的理念出發,藝術比任何時候強調它的視覺感受。特別是非常態美感的視覺沖撞,語言和媒材由此從表述的功能中獨立出來,顯示出視覺藝術家在文化營銷中強化宮感刺激的企化策略。比如傳統文人畫的荷花是“文化符號”的荷花,不論八大的荷花還是老缶的荷花,他們的作品并不在于表現荷花的真實性,而在于用個性化的筆墨表達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文化隱喻。在當代藝術中,這個“文化符號”的荷花卻逐漸演變成“視覺符號”。
2、 泛媒介化
一方面指視覺藝術從主流意識形態的制約性轉變為技術意識形態的操控性,由此將當代一切視覺信息技術的媒介都作為藝術媒介;另一方面則是傳統視覺藝術的分類邊界瓦解,各種媒介藝術特質的換位與整合。泛媒介化是當代藝術對媒介資源最大化利用。從現成品到人的軀體,機會沒有什么媒介不可以作為藝術的載體。在當代藝術中,物質消費的“民主化”模式已悄然轉換為非物質消費的“民主化”意識。主流文化,主流藝術的強勢被淡化和分散。
3、藝術生產者與藝術消費者界限的消解
藝術生產者與藝術消費者界限的消解。既是非物質消費“民主化”意識的深化,也是非物質消費“民主化”引發大眾文化的必然。大眾文化的本質,是文化大眾化的平等參與性,而大眾的參與性和平等意識,必然會引導文化消費者成為文化生產者:或者說,文化生產者也成為自身文化產品的消費者。具有快餐消費的當代藝術,為每個普通人提供了平等的藝術參與、藝術創造和藝術消費的機會。那些在生產型社會中需要高難度專業訓練和學養修煉的架上藝術。日益減少了它們的文化影響力,而專業技術含量少或者根本不需要技術的裝置、觀念、行為、影像日漸顯出其普遍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