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改造后的關山月美術館一層展廳
《美術周刊》:從您1994年參與關山月美術館籌建到2008年4月擔任館長,14年來關山月美術館變化巨大。在您看來,經過1年多的重新修繕,即將于今年9月份與觀眾見面的關山月美術館最大的變化是什么?
陳湘波:隨著時代的發展,美術館的功能也不斷發生著變化,原來的關山月美術館在學術研究和公共服務方面的空間和設施嚴重不足。這次改造,我們主要增加了公共服務、專業圖書閱覽室及20世紀中國美術文獻庫等設施,其他還有殘疾人通道、殘疾人衛生間、哺乳間,以及各種必要的休閑設施。改造后的關山月美術館不僅更加方便各類人群,而且在環保節能、消防安全方面,也盡力按照國家最新的技術指標的規范全部重新安裝設置。目前工程已到了沖刺階段,力爭在8月底完工,早日對廣大市民開放。
具體說來,我們努力探索強化各種配套設施,延長服務時間的可能性,比如增加一個開放的、專業的藝術圖書閱覽室以供市民免費閱覽;引進一家高端藝術類專業書店,銷售藝術品衍生品和專業書籍,包括本館開發的特色紀念品;增設咖啡館、茶館類休閑場所等等。另外,星期一不再閉館,平時的開館時間也考慮適當延長。對關山月美術館網站進行全面改版,開辟網上觀看展覽渠道。總之,要摸索如何引進專業隊伍進行管理,并盡最大努力滿足市民文化、休閑的要求。
《美術周刊》:這幾年來,美術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重視,關山月美術館在此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您覺得哪些措施是最切實有效的?
陳湘波:應該說深圳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在全國是走在前面的。關山月美術館早在2007年初就率先免費向市民開放。為了保證免費開放后的服務質量,我們改變原有的觀念,加大了對場館的日常管理力量以及對人力物力的投入。我們還建立了非常規范的美術館文化義工隊伍,這也是目前唯一被深圳義工聯認可的文化義工團體,現有注冊義工100多名,在美術館免費開放后起了很大作用。
當然,也是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發現,館內設施條件和功能已經不能滿足免費開放后的新要求,比如缺少殘疾人通道和觀眾電梯,缺乏相關的公共服務空間等等,所以我館在去年8月份開始了全面的維修改造,相信裝修完工后的關山月美術館將會令大家耳目一新,提供更現代、更科學、更全面的服務。
《美術周刊》:美術館如何真正進入公眾的日常生活中?
陳湘波:美術館進入公眾的日常生活是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行為,我們不可能期望一夜之間公眾就熱愛上美術館。這些年我們注重展覽的學術品質,注重學術性與普及性的結合,了解公眾想看什么,讓公眾欣賞展品也懂得作品的美的價值。同時,在具體的展覽中,我們會結合詳細的作品背景說明、專業人員與義工的講解等方式拉近美術館與公眾的距離。此次重新開館之后,我們還會在指定區域設立展臺放上觀眾意見本,給公眾表達意見的機會。
這些年我們還走出美術館,強化公共服務。比如,作為本館品牌的公益性學術講座“四方沙龍”活動,已成為廣大市民關注的學術活動。每年都確定一個年度主題,今年的主題是“設計·城市·生活”,為此,我們邀請了不少設計界的專家學者來講座,并將出版相關文集;我館每年都會策劃10多次展覽、講座進社區、進學校的活動,其中“第二課堂”通過幾年的努力已獲得廣泛的社會贊譽。這些措施對美術館進入公眾的日常生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美術周刊》:關山月美術館每年自主策劃的展覽和外展比例是多少?重張后有什么新計劃?
陳湘波:關山月美術館的學術定位是由深圳這座城市的文化品質以及館藏特色決定的,重新開放的關山月美術館將繼續以關山月藝術與20世紀中后期中國美術研究和展示、當代設計藝術研究和展示為主要學術方向,努力打造具有我館特色的關山月藝術研究和展示、20世紀中后期中國美術研究和展示的學術品牌;著力在建設“設計之都”的框架下,打造具有深圳城市文化品格的設計藝術研究和展示的品牌,同時也要兼顧國際文化交流。
今年9月重新開館后,第十一屆全國美展·設計藝術展將在此舉辦。今年還有一個展覽是與丹麥林冠畫廊合作的丹麥藝術家弗蘭德森作品展,我們希望把它做成一個國際間的系列交流展。另外,20世紀中國畫名家學術研究系列展,今年將舉辦黃葉村畫展。挖掘歷史,保存20世紀美術資料,將是我們進行20世紀中后期美術研究的重要內容。
《美術周刊》:在媒體的報道中,陳湘波是一個具有學術視野的藝術家,您擔任關山月美術館館長后,讓這個傳統的老館充滿了當代的生機,做出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如何在堅持傳統的基礎上,在美術館的當代創造上繼續作文章?
陳湘波:我當然希望做一個純粹的藝術家。從我參與關山月美術館的籌建到現在10多年來,尤其是擔任關山月美術館館長后,無疑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這也使得我將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于美術館的業務和行政事務上。同時,我要參加更多的社會活動。當然,社會工作的增多也從另一方面豐富了自己。
在美術館實際工作中,不僅要著力培養本館的專業策展人和研究人才,還要鼓勵和提倡理性的懷疑和批判;要尊重個性,寬容失敗,鼓勵敢于探索、勇于冒尖。所以就有了目前較活躍的學術氣氛,有了一個相對寬松和諧、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這同樣要感謝我的同事們對我的信任。我想對于一個美術館而言,既要注重傳統、立足傳統,也要直面當代,這是對一個現代美術館的必然要求。
《美術周刊》:深圳每年對貴館收藏有多少資金支持?貴館的主要收藏方向是什么?典藏工作近年有哪些新變化?
陳湘波:理論上我們每年的收藏資金有300多萬元,但由于操作的程序不符合實際,收藏工作還存在一些瓶頸。
關山月藝術和20世紀中國美術精品是我館收藏的主要方向,近年來,也收藏了一批海外油畫精品,其中一部分是俄羅斯的繪畫作品。此外,我們還開始關注當代女性藝術家的創作,收藏了部分女藝術家的優秀作品。
新開放的美術館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探索托管民間美術收藏品的可能性。2006年,深圳收藏家花費1000多萬元拍得的關山月的《迎春圖》就一直由本館托管,并曾在我館“建館十周年紀念展”上展出,充實了該展覽的內容。目前,還有很多收藏家希望美術館能夠提供民間美術品收藏托管的項目。我認為這種探索是可行的,也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