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現場
新浪娛樂訊適逢今年,中國美術館舉辦了“向祖國匯報——新中國美術60年”展覽,《藝術人生》邀請了美術界三位重量級人物: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中國當代油畫代表人物之一、曾任中央美院院長的靳尚誼;四川美院院長,油畫《父親》的作者羅中立,在《藝術人生》現場暢談自己從美術道路上一路走來的心靈歷程。
尋求開拓與創新一直是《藝術人生》欄目組的主旨。在電影、戲劇、文學、音樂、美術等各個藝術領域,《藝術人生》欄目一直在進行著各種新的嘗試。
今年,中國美術館舉辦了“向祖國匯報——新中國美術60年”展覽,此次展覽從中國美術館及全國各主要博物館、美術館等機構以及私人收藏的名家名作中遴選出佳作687件,囊括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今的大部分重要美術作品,可謂是中國美術史上的一樁空前盛世。
借此機會也為了記錄這一大型美術活動,《藝術人生》欄目組開始籌備做一期以關于美術人物的節目。編導們請來了多個美術方面的專家,在一輪又一輪的策劃會和嘉賓協商之后,最終我們邀請到了美術界的三位重量級人物: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中國當代油畫代表人物之一,曾任中央美院院長的靳尚誼;四川美院院長,油畫《父親》的作者羅中立,在《藝術人生》現場三位嘉賓暢談新中國美術六十年來的風風雨雨,及自己從美術道路上一路走來的心靈歷程。
誰能想到,三位美術大師走上美術道路的契機全都是最普通的“偶然”,羅中立的名作《父親》在“成名”之前曾歷經波折。究竟三位大師有著怎樣的人生故事?本期節目中將給出答案。
三大師評審美術60年
節目一開始,朱軍便拿出了新中國美術六十年展覽的畫冊,請范迪安、靳尚誼、羅中立在其中選出自己想要推薦的三幅作品。而三位老師的“不謀而合”讓朱軍不斷提醒老師們“不可以重復”。
擅長油畫創作的靳尚誼首先推薦了董希文的《開國大典》、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壯士》和劉曉東的《三峽》,在他看來,藝術家的作品是要和時代緊密聯系的,而這三幅美術作品都是用非常創新的手法生動地表現出了時代的瞬間。
作為新中國美術六十年展覽的組織者之一的范迪安,直言推薦三幅作品對他而言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在從60年中國眾多的美術作品中選擇參展作品時,他就已然覺得很難取舍,而現在要他再從687件作品中挑出三件作品來更是件難上加難的事。斟酌再三,范迪安老師推薦了靳尚誼的《毛主席在12月會議上》,羅中立的《父親》、李可染的《漓江山水》。他也一語道出了肖像畫創作的真諦“肖像作品要能夠體現一個人的神與形的兩者結合,而且要把這個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時代里面,來反映人物的歷史作用。”
羅中立則推薦了何多苓的《春風》,陳逸飛的《占領總統府》及陳丹青的《西藏組圖》。推薦原因是由于這幾幅作品在中國美術史發展史上具有著極大的開創性。
羅中立:女友的話改變一生
誰能想到以一幅震撼人心的《父親》揚名海內外的羅中立,在進入美院之前只是一個鍋爐工,而他學習美術的起因是緣于女友的一個電話。
“恢復高考77、78級的時候,我本來沒有想回到學校,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從美院附中分到單位以后,已經在那里干活十年,正在談戀愛,準備安家立業。”
本想安于現狀的羅中立,此刻的人生卻被女友的一個電話給改變了。
“那天晚上我跟平時一樣,廠里干完活,在車間里面,然后說有電話,我跑去接了那個電話。電話說四川美院的考點設在家門口了,今天是最后一天,你去試試。當時因為正在談戀愛,女友的這樣一個要求,或者說這樣一個愿望,作為我來講,當時也是想證明自己,應該去試一試。”
當羅中立決定去試試運氣的時候,卻被告知報名已經結束了。
“軍代表和工宣隊很堅持原則,報名結束了,不能再報了,好在有一個老師幫我說了一點情。然后補報了一個名,所以四川美術學院77、78級報名的名冊,我是在最后一個,而且是破例,也就是說是已經結束報名的時候補上的一個。所以后來我形容自己是趕上高考的末班車,而且是在關門的那一瞬間給擠進去的。”
一連串的巧合卻讓一個人的人生徹底改變,正是因為女友的一個電話,一個恰好在場的老師,才有了今天的羅中立和那幅偉大的《父親》。
靳尚誼:誤闖誤撞學了美術
也許人生總會被一些突發的因素改變,和羅中立類似,靳尚誼學習美術的經歷也十分偶然。1949年,15歲的靳尚誼初中畢業,當時的他面臨兩種選擇,一是升學,一是南下工作。正在此時,父親的一個朋友建議他去考北京國藝專,也就是今天的中央美院的前身。
“他跟我說你考這個學校,你小時候畫得還不錯,這個學校公費,還管飯。就是這個原因,我就考了。一考就考上了。”
在靳尚誼考上國藝專之后的第二年,學校改制,由專科學校升為大學,北京國藝專升為中央美院。
“因為當時這個北京藝專是大專,我當時15歲,大專是招初中生,第二年它就成美術學院,成大學了。”
改制的結果就是靳尚誼19歲便大學畢業了,緊接著他進入了油畫系攻讀研究生。從此開始了他的油畫生涯。
范迪安:用畫冊換黃豆
今天已是中國美術館館長的范迪安,一直以來都致力于為老百姓創造欣賞藝術的機會。而在他青年時代,曾經有過一段極為特殊的給農民朋友普及美術的經歷。
50年代出生的范迪安有過一段難忘的知青歲月,“高中畢業之后就上山下鄉插隊去了,我是插隊在閩北山區,那時候抱有一種學畫的理想,真的是把大地當作畫紙,把種莊稼當做繪畫,當做構圖,當做色彩。”
抱著一腔藝術理想的范迪安帶著學畫的書來到了知青點,勞動之余時刻不忘看書畫畫。哪知道他帶到農村去的幾本素描書卻成了“搶手貨”。
“帶一些繪畫的書下去,就是為了自己堅持看一看,但是沒想到這幾本美術書在我插隊的大隊周圍,引起了方圓幾十里地的農民兄弟們的好奇,大家都說那個知識青年有很好看的圖畫,后來就有很多跟我同齡的農民兄弟晚上要到我那里看這美術書。我就很擔心這個書看來看去看舊了、看壞了,所以我就說不容許輕易地看,這些農民兄弟呢,就帶著他們的黃豆、大米,帶上一把,跟我來換這個。”
這個特殊的經歷讓范迪安切身明白了“普及美”的重要性。
“所以后來我們想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那么辛苦的勞動之下,還是有很多農民兄弟、父老鄉親,他們想看一點美的東西,想看一些美的形象,后來我搞美術館的工作,我跟我的同事講,我們要做的是把更多、更好的美術作品,讓我們的社會公眾能夠看到,讓他們能有一種好的觀賞環境來欣賞藝術。”
《父親》背后的故事
羅中立的名作《父親》中那個飽經滄桑的父親形象,相信所有看過的人一定不會忘記。而在現場,朱軍也向羅中立提了一個關于《父親》的問題,就是畫中父親耳朵上的那支藍色圓珠筆。作為整幅畫面中唯一的藍色,這支圓珠筆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呢?羅中立現場解開了這個謎底。
在80年代初期,所有的美術作品都有一個不成文的標準,那就是紅光亮,高大全。在那時候的美術作品里,所有人物形象都非常積極向上、充滿了笑容。因而羅中立的《父親》一出來就掀起軒然大波。怎么能畫這么滿臉皺紋歷經愁苦的人物形象呢?
當羅中立把《父親》送去參加全國美展時,美協審查小組的所有人沒有一個敢發表意見,大家拿不準這幅畫是好畫還是壞畫。
“當時大家拿不準的時候,美協的領導發表了一個意見,這個看上去像一個舊社會的農民,我們加上一個圓珠筆是不是可以點名他是今天有文化的農民,這樣我們送這幅畫上去的時候,在每一次審查的時候,在更高級別審查的時候,這幅畫還可以有救,說完這個意見以后,大家也紛紛點頭,然后這就是對這幅畫當時提出來的唯一的一個意見。”
“后來我把那支圓珠筆畫了,但是盡量把透視減少,就是不要讓它成為一個畫面當中太重要的形象出現,所以畫了一個非常正對面的透視的這樣的一個圓珠筆,而且那個圓珠筆是那個年代的,就是一個竹桿,一個筆芯,沒有現在包裝這樣豪華。我的理解,如果每個觀眾都把這張畫看成是舊社會農民的話,充其量是憶苦思甜的畫,如果加這支圓珠筆,是正好從意見相反的角度添上去的,我就是要說他是今天現實中的,我們身邊活生生的我們都非常熟悉的這樣的一個農民,他才有一個意義在里面。”
在短短的訪談時間里,平時沒有機會常碰面的三位美術大師們互相交流了對于美術前景的展望,和對當今中國美術的看法。同時他們每個人也都事先準備了一個想讓其他兩位大師回答的問題。范迪安給羅中立、靳尚誼準備的問題是“知道自己的畫作有多少嗎?”在二位回答之后,范迪安才透露了自己“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本意,“我這個問題是火力偵查一下,想知道他們兩位有多少作品,這樣中國美術館才可以有機會收藏到更多的作品。”
在節目最后,朱軍又給三位美術大師出了個難題,他請三位以祖國為題,現場構思一幅作品,三位大師關于祖國這個題材會描繪出怎樣一幅畫卷呢?他們又是如何向觀眾推薦與解讀新中國60年里優秀美術作品呢? 11月4日晚22:06綜藝頻道《藝術人生》將為您展開畫卷。
文 /吳戈
攝影/張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