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映十八式”老莊壺
“鐵映十八式”紫竹壺
琺瑯碗 李鐵映制
琺瑯碗 李鐵映制
李鐵映先生工藝美術作品捐贈儀式日前在中國美術館舉行,為期十天的“率真瓷——李鐵映工藝美術作品展”也于近期圓滿落幕。捐贈儀式上,李鐵映的女兒代表父親將一個琺瑯彩瓷碗捐贈給故宮博物院,將“鐵映十八式”紫砂壺捐贈給國家博物館,將一個高溫紅釉梅瓶和一個黃地琺瑯彩蘭花詩句紋瓶捐贈給中國美術館。
這位國家前領導人為何對工藝美術如此熱愛?他的藝術造詣如何?
發掘與傳承
從2004年開始,李鐵映擔任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名譽理事長,從那一刻他置身這項事業并耗費了自己的大量精力。5年時間他親手制作的作品達到了幾千件,對藝術的追求日臻完美并進入了逍遙自在的境界。
據悉,自上世紀90年代起,李鐵映先生就多次深入景德鎮的博物館、院校、研究機構、企業甚至作坊,與景德鎮陶瓷界的專家學者、技藝人員研究探討琺瑯彩瓷的發掘與傳承,此后又數次與北京故宮、沈陽故宮等專家學者共同探討。
為發掘琺瑯彩瓷的制作技藝,李鐵映先生多次深入景德鎮,而且一呆就是十天半個月,他召集了景德鎮一批琺瑯彩瓷研究的專家學者和技藝人員,在景德鎮建立了一個研究基地,對琺瑯彩瓷的相關信息資料進行了廣泛的搜集整理。其后在深入研究時,對其制作工藝進行了艱苦的探索,尤其是對瓷用琺瑯料的研制進行了成百上千次的反復試驗,從而掌握了比較翔實的第一手資料。
在李鐵映先生的直接倡導和關心下,成立了“北京紫玄琺瑯瓷業有限公司”。遵照先生“發掘、保護、繼承、發展”的指示精神,確立了“仿古不泥古,仿清更超清”的指導方針,組織了一批理論基礎扎實藝術造詣較深的專家和技術實力很強的技藝人員,對琺瑯彩瓷的制作工藝進行實驗性研究,終于使琺瑯彩瓷這顆陶瓷藝術瑰寶重現璀璨奪目的光輝。
“鐵映十八式”
在紫砂研究和創制方面,李鐵映也有自己的“拿手絕活”。他不辭辛勞由京華來宜興與紫砂藝人探討、研究,創新壺款,從近幾年百余種設計的新款壺樣中,篩選出最為經典的十八種壺款,定名為“鐵映十八式紫砂”。
據了解,“鐵映十八式紫砂”,以參照古代經典壺款為造型創意基礎,以沖茶品茗實用器具為紫砂功能,這些紫砂壺,符合現代人的審美理念與情趣,融藝術創意于生活之中,并能方便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除壺的造型設計創意之外,“鐵映十八式紫砂”還精選上等紫砂原礦料,其中有紫泥、底槽青、紅皮龍、段泥、老段泥、青灰泥、墨綠泥等等,泥色多樣又結合于壺款設計之中,豐富了此系列組壺。整體系列組壺造型獨特、創意新穎、用泥講究、礦料多樣、制作精良,使“鐵映十八式紫砂”表現出古樸大氣、厚重典雅藝術特色。此系列組壺在整體取名上,也與以往壺名有所改變,壺底均有印款,同時又在每款壺名配上相同名稱的文化普洱茶。一壺、一印、一茶,三者結合,既增加了文化含量,又使壺用以喝茶的實用功能更為增強,巧妙地把壺與茶組合在一起。
圈內專家評價高
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馬英明認為,“鐵映十八式”造型端莊大方,能夠充分運用材料本身的色調紋理,線面處理比例準確,干凈利落,達到形象結構、制作技巧、實用功能的完美統一,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皣也┪镳^獲贈‘鐵映十八式’紫砂壺,對豐富館藏,繼承和發揚我國紫砂藝術,展示和傳播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都有著深遠的意義。”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夏侯文說,鐵映先生在繼承中華民族陶瓷藝術優秀傳統基礎上,吸取各陶瓷產區、各大師、工匠的藝術精華,創作了很多既有各地方特色,又有他個人風格,融合時代的審美情趣,反映時代的審美觀念的好作品。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陳麗華對李鐵映致力于恢復和弘揚我國傳統的琺瑯彩技藝給予了高度評價和感謝,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也對李鐵映瓷器作品上的書法功底大加贊賞?!艾m瑯彩瓷的研發成功,傾注了先生太多的心血,填補了當今我國工藝美術領域中陶瓷彩飾種類的一項空白,對我國工藝美術事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景德鎮陶瓷館副館長肖振松由衷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