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莊
7月21日,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研究員們在河北承德舉行的“承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座談會上表示,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是中國最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當地政府應該在修復部分避暑山莊建筑時注意抓住文物本身的特性,并采取最少干預的原則。
據了解,避暑山莊和周圍的寺廟自1961年起就被相繼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又因其具有全球突出普遍價值,以及良好的真實性完整性和保護管理狀況,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財政部決定將在未來5年內撥款6億元對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進行保護,目前已有1億元資金到位。
作為中國目前中央財政向單處文化遺產經費投入最大的遺產保護工程,承德避暑山莊在保護過程中怎樣組織,如何實施,如何保證工程實施質量,對于當地政府來說是重大挑戰。對此,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晉宏逵建議:“文物在修復過程中必須充分認識到遺產資源的特性,并確保在保護和修復過程中保留其歷史以及有形、無形的特征。”
據晉宏逵介紹,承德古建筑與故宮古建筑雖然同屬于“皇家”木結構建筑,但其特色更為突出。比如從整體考察,承德古建的功能性質是行宮,對于自然環境的利用和改造以及建筑群的規劃,都與故宮有明顯的差別。而且就建筑物的形態與技術考察,由于承德外八廟建筑鮮明的民族屬性,幾乎每一處建筑都采用了非常特殊的建筑布局、構造形式、特殊構件和獨特裝飾,很多材料和做法都是罕見的。即使同樣是用傳統技術所繪制的彩畫,其紋飾與設色也與一般皇家建筑不同。同時,承德古建筑選用了一些地區性的建筑材料,如鸚鵡石。它們易于加工,色澤漂亮,大部分建筑如臺明、柱礎、欄桿等都使用了這種石材。“所有這些特點都給今天的保護帶來新課題,需要認真調查,詳細記錄。”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陳英華說。
同時,在避暑山莊的保護過程中,專家們還提出了“最少干預”原則。據故宮博物院高級工程師王仲杰介紹,“最少干預”原則首先是一種工作態度。在對古建筑進行科學考察之后,所有的維修都只是針對建筑的殘損,消除隱患,絕不可以隨意擴大維修范圍。在針對這些殘損選擇技術措施時,要首先選擇干預程度最小的一種,只要達到保護目標即可,不要隨意增強干預程度。在采取現代保護技術和化學保護藥劑時,也要經過慎重的試驗,從干預程度最小的開始,小范圍的成功才逐漸擴大實施的范圍。
此外,執行“最少干預”最重要的是實事求是。例如,對于木結構建筑的干預是否實現了“最少”不是簡單地從干預規模的大小、干預程度的深淺、干預范圍的廣狹、是否更換了材料等判斷,根本判斷標準在于干預是否“最必要”。
“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是承德歷史文化的核心,更全面、更準確、更深刻地認識這些歷史文化遺產,為了子孫后代保護它,使它真實、完整地延續下去,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也是為后代留下繼續發展的空間。”晉宏逵說。
承德避暑山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