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外景
畫家范曾訴郭慶祥名譽侵權案二審6日下午在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舉行法庭談話。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一中院對此上訴案件以談話的形式代替了開庭。在長達兩小時的談話后,被告郭慶祥表示不同意調解,法庭已完成了二審的法定程序,將擇日宣判。
據了解,范曾與郭慶祥6日當天均未出席法庭談話,而是由各自的代理律師出庭。當天,“范曾是否存在‘流水線作業’的事實”、“郭慶祥貶損是否等于侮辱”、“郭慶祥是否有主觀惡意”、“范曾的社會評價是否降低”等是雙方代理人辯論的焦點。
在6日的談話中,被告郭慶祥代理人向法庭遞交了一份新的證據,是一審宣判后范曾的代理律師薛秋紅接受北京晚報記者采訪的一篇報道,其中薛秋紅明確說范曾和郭慶祥在官司之前沒有私人恩怨。被告郭慶祥代理律師富敏榮表示,在二審時出示這份新證據是想證明,被告郭慶祥在寫文藝評論的文章時,沒有故意貶低范曾名譽的動機,即主觀上沒有惡意。一審法院以雙方有交易關系而認為不是純粹的文藝批評,目的是想說明雙方因交易有恩怨,這份證據能夠證明雙方都認為沒有恩怨,由此認定一審法院的判決是錯誤的。
此外,在一審中同時作為被告的文匯報亦一同上訴。該報代理律師表示,雖然一審判決中沒有認定文匯報須承擔任何責任,但判決書中認為文匯報未盡審慎審核義務,存在一定過錯,這樣的判決不合理。文匯報之所以一同上訴,是為了捍衛媒體刊登包括文藝批評在內的輿論監督的權利。
被告郭慶祥表示,這場官司無論輸贏,他都會繼續寫文章對范曾的作品進行藝術批評。他說:“范曾的‘流水線產品’就是普通商品,永遠不能成為藝術品的。他的這些東西終究要被藝術市場驅逐出去,時間是最好的判官。”
原告范曾代理人李景芳沒有對本次談話發表意見,截至記者發稿時,他的手機一直處于無法接通狀態。
■案件回放
2010年5月,郭慶祥以《藝術家還是要憑作品說話》一文,不點名對某藝術家流水線作畫的現象提出了批評,認為藝術家必須有思想境界、藝術追求,不能以炒作和包裝來欺騙大眾。同年10月,范曾提起訴訟,狀告郭慶祥的文章嚴重侵犯他的名譽權,索賠500萬元。
2011年6月,北京市昌平區法院一審判決認為郭慶祥文中通篇對范曾的詩、畫、書法、作畫方式及人格分別做出了貶損,如“才能平平”、“逞能”、“炫才露己”、“虛偽”等,造成其社會評價的降低及精神痛苦,其行為已構成對范曾名譽的侵害,判郭慶祥向范曾書面道歉,并賠償7萬元。
在接到一審判決書之后,郭慶祥即決定上訴。
2011年9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舉行了法庭談話,雙方正在等待宣判結果。
郭慶祥
范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