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江畔的世博中心將成為上海創意產業的基地。(資料圖片)
新媒體行業是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資料圖片)
9月中旬,由原上海美術大展·設計藝術展升格而來的2011上海設計展在黃浦江畔的世博中心舉行。在之后的幾年內,這片因世博會而舉世矚目的土地,將成為上海創意產業的重要根據地,推動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在上海市政府9月22日召開的文化創意產業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宗明如是表示。
上海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從業人員為108.94萬人;實現總產出5499.03億元,增加值1673.79億元,比上年增長15.6%,高于全市GDP增幅5.3個百分點;占上海生產總值的比重為9.75%,已非常接近支柱產業的標準(占GDP10%);對上海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4%。而對未來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上海更為雄心勃勃:發布會通報的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宣稱,到2015年,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將達到12%左右,戰略支柱產業的作用更加明顯。
現在:“跨界”成就的“大文創”
在上海設計展上,一個名為“設計,成就城市品牌”的子展覽引起了爭議,因為該展覽邀請的參展企業,除了服裝、珠寶等行業之外,還包括了食品、化妝品甚至打印機廠商。有人對此感到不解:這些產品也能算得上設計嗎?
對此,上海設計展的評委、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程建新有過精辟的解釋。他以蘋果公司風靡世界的產品ipad舉例說,如果以傳統的產業分類,ipad屬于電子產品。但其設計所創造的價值有目共睹,甚至是決定性的。“有非官方的分析數據顯示,ipad這款產品,扣除掉原材料、人工、物流等成本,其利潤至少有一半是設計創造的,你說它能不能算設計產業呢?”程建新反問。
這一個例子,生動地說明了上海并沒有狹隘地理解“創意”,而是將其放置在更為宏大的產業背景中。除了傳統觀念中的藝術、工業設計、建筑設計等產業之外,網絡信息、軟件、咨詢服務、休閑娛樂等行業也被納入其中。上海市統計局總統計師趙江清透露說,作為新興業態,文化產業和創意產業在原來常規的統計制度是沒有的,直到2004年國家統計局才出臺了文化產業統計目錄。上海市的統計數據采取以行業為主,結合產品的方法來精細測算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的增加值。在公布的統計數據中,2010年上海文化創意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477.99億元,占88.3%;文化創意相關產業增加值195.8億元,占11.7%。
在這樣的思路引導下,上海在多個文化創意行業中均居全國前列:土豆網、PPTV等企業占據了全國網絡視聽服務市場70%的份額;上海的網絡游戲服務市場份額接近全國的50%;動漫產業產值達51億元,居全國第二。目前,上海已有8家文化創意企業上市,在全國各省市中名列前茅。
未來:城市經濟的重要支柱
2010年世博會,曾給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帶來強勁動力,建筑、時尚設計、出版、演藝等相關產業均曾受惠于此。而在結束一年后,世博會仍給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留下一筆豐厚遺產:世博會后存量空間的后續利用,將推動世博園區成為上海最具特色的國際級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一批具有較完整產業鏈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將在此落地,黃浦江兩岸將成為“十二五”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增長極。
新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將從規模擴張轉向更側重于內涵提升的發展階段。宗明介紹說,目前上海全市已有100多個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已不再滿足于老廠房、老倉庫轉變用途,而是以產業門類集聚、功能定位明晰為導向。其中尤以國家數字出版基地、中國(上海)網絡視聽產業基地、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國家綠色創意印刷示范園區等一批國家級的文化產業基地最為明顯。如以數字出版基地為龍頭的張江文化產業集聚區,去年文化產業年銷售收入達到120億元。
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邵志清介紹說,“十二五”期間,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將著力完成五大任務,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形成“一軸、兩河、多圈”的文化創意產業空間僅是其中之一。其他四項任務還包括落實27個重點項目,建設現代產業市場體系,加強人才培養、引進和服務機制等。目標是到2015年,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2%左右,真正成為上海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為此,上海將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尤其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上海銀監局數據顯示,至2011年4月末,中資銀行文化企業貸款余額199.45億元,同比增101.4億元,增103.4%。除了創新銀行信貸投向引導機制外,上海還成立了全國首家專門從事中小文化企業擔保服務的專業機構“上海東方惠金文化產業擔保有限公司”;創設的全國首家私募文化投資基金“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已完成首期2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募集,正式投入運營;今年8月,管理資金達269億元的上海創意(設計)產業投資基金聯盟也已簽約成立,將重點關注和支持上海創意設計產業的項目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