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网站,亚洲人成在线播放,av三级国产A级水,国内精品久久久www

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新聞

2014CCAA中國當代藝術獎評選展開 公開征集渠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7-26 00:31:39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CCAA中國當代藝術獎自1998年第一次頒獎至今已進入第16年。2014年4月26日至7月20日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開幕的“CCAA中國當代藝術獎十五年”回顧展通過對CCAA過去十五年歷史中的十九位獲獎藝術家和六位批評家 思想和創作的總結性呈現,實現了與業界及公眾的有效溝通,也為CCAA進一步的發展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CCAA由瑞士收藏家烏利?希克先生始創于中國當代藝術仍處于“半地下”和“邊緣”狀態的1997年,以鼓勵和嘉獎在藝術創作中表現出卓越才華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及藝術評論人,并致力于搭建中國藝術家和國際藝術世界間溝通的橋梁,已成為中國歷史最悠久且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當代藝術獎項。

2014年11月,中國當代藝術獎又將進行兩年一度的藝術家獎的評選,包括“最佳藝術家獎”、“最佳年輕藝術家獎”以及”杰出成就獎“三個具體獎項。其中,”最佳藝術家獎“將授予過去兩年內在當代藝術領域凸顯出卓越創造力的藝術家;”最佳年輕藝術家獎“針對30歲或30歲以下且在過去兩年內在當代藝術領域凸顯出卓越創造力的藝術家;而”杰出成就獎“旨在表彰在過去較長的一段時間里持續創作并對中國當代藝術有著長期影響和突出貢獻的藝術家。CCAA將為獲獎的“最佳藝術家”和“最佳年輕藝術家”分別提供一萬美元和三千美元作為獎金。上屆(2012)評委會選出的這三個獎項的獲獎者分別是白雙全、鄢醒和耿建翌。

自創始以來,CCAA中國當代藝術獎根據藝術與社會生態環境的變化一直不斷完善自身的評選機制,以便更科學有效地實現其“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隨著獎項以及整個中國當代藝術界的發展,CCAA決定從今年開始在原有的提名人制基礎之上,同時開放公開征集的渠道,采取提名與自由報名相結合的方式,鼓勵由獨立藝術家自主遞交申請。這一新制度的實施,是自2004年起用提名人制之后CCAA在評選機制方面的又一次新的嘗試,旨在鼓勵那些尚不在當前公眾、市場和學術視野范圍之內,卻一直堅持獨立思考和個人實踐的藝術家的參與。

與往年一樣,CCAA仍將邀請6位活躍在本土當代藝術界的資深批評人、策展人來組成提名委員會,由每位提名人分別向評委會提名10位藝術家作為”最佳藝術家獎“和”最佳年輕藝術家獎“的候選人,以及1-2位”杰出成就獎“藝術家候選人,并為每位候選人撰寫推薦詞。不同的是,在今年每位提名人提交的10位“最佳藝術家”及“最佳年輕藝術家”候選人名單中,必須包括1位從公開征集的申請材料中甄選出的優秀藝術家。CCAA會將全部候選人的資料整理、翻譯并提交由國際和國內藝術界最具影響力的美術館館長、策展人等共同組成的評委會審閱。評審委員會將在今年11月中旬于北京舉行的終選會議上,經過共同討論分別評選出這三個獎項的最終獲獎者。

經過幾個月的時間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基于地域、學術方向和性別、年齡分布多樣性的考慮,CCAA挑選了如下六位活躍在藝術現場方方面面的策展人和批評家,來組成本屆CCAA中國當代藝術獎藝術家獎的提名委員會,他們是(按姓氏首字母排列):廣東時代美術館年輕策展人蔡影茜、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院長及博士生導師高士明、OCAT西安館執行館長凱倫?史密斯、民生現代美術館副館長李峰、CCAA評論家獎2007年獲獎者——香港M+視覺文化博物館策展人姚嘉善,以及CCAA評論家獎2011年獲獎者——詩人、策展人及藝術批評家朱朱。

本次評選面向的作品征集對象包括全球范圍內從事中國當代藝術創作的藝術家。符合上述條件的藝術家可在8月31日之前向CCAA組委會提交報名資料,隨后,提名人將以走訪藝術家工作室的方式來增進對報名者的了解。報名資料包括:

1、申請表格(鏈接地址 http://115.28.11.58/admin/stations/5329ac7e07f/s/upload/2014/07/25/53d212f707c.doc);

2、個人簡歷(中英文);

3、頭像照片(分辨率300dpi以上,文件大小不超過2M);

4、作品圖片若干(分辨率300dpi以上);

5、評論文章若干;

6、相關視頻(如有);

7、畫冊、出版物(尤其是2012年以后的畫冊或出版物)。


廣東時代美術館年輕策展人蔡影茜

蔡影茜 廣州時代美術館 策展人

生活工作于廣州,現為廣東時代美術館的策展人。她在時代美術館策劃了一系列展覽,包括“一個(非)美術館”(2011)、“蔣志:如果這是一個人”(聯合策展,2012),“不想點別的事情,簡直就無法思考” (2014);她編輯、編譯了一系列策展理論叢書,該系列叢書基于時代美術館每年舉辦的機構及策展實踐研討會,包括《策展話題(中文版)》《腳踏無地:變化中的策展》(與盧迎華聯合主編,2014),以及即將出版的《無為而為:機制批判的生與死》(與比利安娜?思瑞克聯合主編,2014);在參與2009/2010 荷蘭德阿佩爾藝術中心策展人項目期間,她與其他成員共同策劃了展覽“我不在這里。一個沒有弗朗西斯?亞歷斯的展覽”。同時,蔡影茜也作為評論家,長期為《藝術界》、Artforum、《藝術時代》、Yishu等藝術雜志和媒體撰稿。


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院長及博士生導師高士明

高士明 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院長 博士生導師

近年來,他先后參與創建了中國美術學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當代藝術與社會思想研究所、視覺中國研究院、杭州媒體城市研發中心以及亞洲思想界組織“亞際書院”,其研究領域涵蓋當代藝術、社會思想以及策展實踐。2002年以來,他策劃了許多大型展覽和學術計劃,包括“地之緣:亞洲當代藝術的遷徙與地緣政治”系列研究計劃(2002-2004)、“影像生存:第五屆上海雙年展”(2004)、“顯微學:中國當代藝術展”(2005)、“黃盒子:中國空間里的當代藝術與建筑”學術邀請展(2006)、“第六屆圣保羅建筑雙年展”中國特展、“地軸轉移:藝術家對香港回歸十周年的回想”(2007)、“影子的煉金術:第三屆連州國際攝影年展”(2007)、“與后殖民說再見:第三屆廣州三年展”(2008)、“巡回排演:第八屆上海雙年展”(2010)、“從西天到中土:印中社會思想對話”(2010-2011)、“變動中的世界,變動中的想象:亞洲思想界上海論壇”(2012)、“西岸2013:建筑與當代藝術雙年展”(2013)等。高士明出版的學術書籍包括:《視覺的思想》(2002)、《地之緣:亞洲當代藝術與地緣政治視覺報告》(2003)、《與后殖民說再見》(2009)、《巡回排演》(2010)、《胡志明小道》(2010)、《一切致命的事物都難以言說》(2011)、《行動的書:關于策展寫作》(2012)、《后殖民知識狀況:亞洲現代思想讀本》(2012)、《進程》(2013)、《從西天到中土:印中社會思想對話》(2014)等。


OCAT西安館執行館長凱倫?史密斯

凱倫?史密斯 OCAT西安館的執行館長 (英國)

作為中國當代藝術重要的國際推介者,凱倫從1992年定居中國以來一直致力于中國當代藝術的研究。她對中國當代藝術不同時期發展狀態的客觀呈現,為中國當代藝術家撰寫的專著,以及在國內國際專業刊物上發表的大量文章都已成為國際社會了解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渠道,包括2008年出版的《九人傳:新中國先鋒藝術的誕生》,2012年開始的《發光體:親歷中國當代藝術現場》系列書籍。2013年,凱倫接受德國Taschen出版社的邀請,擔任《Art Now Volume 4》中國部分的作者。

凱倫?史密斯曾在中國及世界各地為中國當代藝術策劃過多項群展和個展,包括展覽“醍醐”(上海外灘美術館,2013),“目耳計劃”(北京今日美術館,2009),“微妙”(北京草場地站臺中國,2008),大型群展“The Real Thing”(英國泰特利物浦美術館,2007),“國人:中國當代攝影和錄像藝術”(德國沃爾夫斯堡藝術博物館,2004)等,以及艾未未、劉小東、徐若濤、賈藹力等眾多當代藝術家個展。2005年,凱倫成為OCAT深圳館的學術顧問,并于2012年被任命為OCAT西安館的執行館長。


民生現代美術館副館長李峰

李峰 民生現代美術館副館長

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先后獲學士、碩士學位。現為民生現代美術館副館長。參與國內首家金融機構背景公益美術館“民生現代美術館”的發起成立與日常管理運營,曾參與多個展覽的策劃與推廣工作,發起民生藝術史論文獎等項目。


CCAA評論家獎2007年獲獎者——香港M+視覺文化博物館策展人姚嘉善

姚嘉善 香港M+視覺文化博物館策展人(美國)

生于美國,在九十年代初來中國學習中文,隨后回到美國芝加哥大學取得東亞研究及藝術史碩士學位。她作為中國藝術助理策展人為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工作的五年期間,她參與策劃現代和當代藝術展,在多種雜志期刊上發表文章,并執教于加利福尼亞藝術大學的碩士課程,期間她為自己的獨立研究目的多次來到中國。2006年獲得Fulbright Grant獎并重返北京。2007年獲中國當代藝術獎,隨后出版《生產模式-透視中國當代藝術》。她在Asian Art Museum, The Luggage Store Gallery, Universal Studios Beijing and the Gallery at REDCAT策劃展覽,兼任《當代藝術與投資》編委。2008年姚嘉善作為創始人之一創辦了北京箭廠空間。2012年底被任命為香港M+視覺文化博物館策展人,目前她工作和生活在香港和舊金山。


CCAA評論家獎2011年獲獎者——詩人、策展人及藝術批評家朱朱

朱朱 詩人、策展人及藝術批評家

出生于1969年9月。作品被翻譯成英、法、意大利、西班牙等多種文字,獲《上海文學》2000年度詩歌獎、第二屆安高(Anne Kao)詩歌獎、中國當代藝術獎批評家獎(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wards-Critic Award)、美國亨利?露斯基金會亞洲詩歌寫作與翻譯(Henry Luce Foundation)等多種獎項,2003年、2004年分別受邀參加法國Val—de—Marne國際詩歌藝術節與“詩人之春”活動。著有詩集《駛向另一顆星球》(1994年),《枯草上的鹽》(2000年),《青煙》(2004年,法文版,譯者Chantal Chen—Andro),《皮箱》(2005年),《故事》(2011年);散文集《暈眩》(2000年),藝術隨筆集《空城記》(2005年),藝術評論集《個案——藝術批評中的藝術家》(2008年,2010年增補版《一幅畫的誕生》),《中國新藝術三十年》(2010年,與呂澎、高千惠合著),《灰色的狂歡節——2000年以來的中國當代藝術》(2013年)。策劃的主要展覽有 “原點:‘星星畫會’回顧展”(2007年,北京,今日美術館),“個案——藝術批評中的藝術家”(2008年,北京,圣之藝術中心),“改造歷史——2000—2009年的中國新藝術”(2010年,與呂澎、高千惠聯合策展,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飛越對流層——新一代繪畫備忘錄”(2011年,北京,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等。


凡注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