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湖美術館"1+N——版畫方式"跨年大展剪彩儀式
2014年12月20日,坐落在姑蘇城金雞湖畔的蘇州金雞湖美術館迎來了為期三個月的歲末跨年大展“1+N——版畫方式”。本次展覽為觀眾展出了中央美院、中國美院、西安美院、廣州美院的院系老師和學生以及蘇州本地共19位常年從事版畫及版畫創作相關的版畫藝術家們近年來創作的99件(組)作品,包括:黑白木刻、水印木刻、銅版、石板、絲網版、綜合版等版畫,以及和版畫相關的裝置、影像等不同類型的作品,為熱愛藝術的蘇城觀眾帶來一場關于版畫藝術的新銳展示,并在經典作品的解構及重構中,演繹中國傳統藝術精髓,觸碰姑蘇古城文化脈搏。
本次展覽充分展現了版畫藝術獨特的可復制性、多地藝術家有機組合的多元性,師生合作、互動的遞進性,凸顯了版畫藝術的厚重感,同時又在傳承的基礎上展示其當代創作的時代感。
展覽現場,策展人馮博一先生、參展藝術家代表,西安美術學院教授、版畫系主任楊鋒老師以及蘇州文化博覽中心總裁、董事長殷衛東先生先后致辭。
策展人馮博一先生致詞
參展藝術家代表,西安美術學院教授、版畫系主任楊鋒老師致辭
策展人馮博一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此次展覽的題目的擬定是一個開放性的,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詮釋,這和展覽的藝術家選擇、版畫這種傳統的藝術創作方式密不可分。“1+N”作為變數,在數學中代表“諸多”和趨向于“無窮”的意思;在現代中文口語中則表示“特別多”的語意;而版畫藝術的語言方式之一也在于它的“復數性”。復數的意義不是一種簡單工具化機械重復的結果,而是在復數性的變化中,所承載的深厚感和重復中的豐富性。
本次展覽示意性地將策展人作為“1”,而版畫藝術家的七個單元是為“N”;1位版畫系教師+2位學生,亦是再一種“1+N”的遞階關系,而版畫老師既是參展藝術家,也是單元展覽的策展人。并按照七個單元的“1+N”方式和具體作品,由策展人與負責單元的教師在蘇州金雞湖美術館的展覽空間劃分七個區域給予展示。
由此策劃的思路與方式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版畫藝術展覽。其針對性在于:一是版畫教學方面,通過展示具有代表性美術院校版畫專業單元及作品的不同,或許從一個側面呈現目前中國美術院校版畫教學的現狀及面臨的問題;二是版畫創作方面,由四所美術院校版畫系教授所代表版畫創作的中堅力量,反映了他們在版畫創作的狀態;三是傳承方面,由學生所代表的年輕一代的版畫創作,在師生代際傳承的共性、差異與拓展、超越的某種顯現。
蘇州文化博覽中心總裁、董事長殷衛東先生致辭
蘇州文化博覽中心總裁、董事長殷衛東先生在致辭中表示,版畫藝術作為一種載體,將歷史底蘊、民族氣節、時代表變遷以物化形式表述出來,重視現實聲音與價值取向。作為最早出現版畫的國家之一,中國版畫歷史淵源流長,從中國版畫的發生、發展、交匯、延續這一進程中,我們不僅可以關注版畫自身的歷史記憶,更可以通過這一文化現象探尋中國文化傳承的文脈與訴求,追尋文化價值的坐標與流傳意義。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蘇州有著中國傳統版畫的底蘊,其中桃花塢木版年畫的樣式聞名中外,為此,美術館邀請了蘇州版畫家顧志軍,一個蘇州代表性版畫家作為獨立單元與其它六個單元并置,并將顧志軍常年使用的工作臺、自制的相關工具等搬移至展廳內,更有普教直觀的效果,目的在于呈現與提示出一種傳統版畫的現代性轉化問題,也是將帶有全國性版畫教學、創作的展覽與蘇州版畫創作之間關系的比較與對話。
本次展覽策展人馮博一接受采訪
展覽現場
作為“1+N”的構成,本次展覽分為七個部分,分別為王華祥師生組合的“木刻·木刻”、楊宏偉師生組合的“時間的截點”、康劍飛師生的“與‘版畫'有關”、孔國橋師生三人的“‘哲匠'的可能”、楊鋒師生的“反刻印正”、劉慶元師生“復制的圖謀”板塊,以及顧志軍個人項目“重新審視”。
在藝術家顧志軍的展示空間現場,觀眾們和藝術家互動,親自拿起版畫制作工具嘗試印制屬于自己的版畫作品:一方迎接羊年到來的木板,紅色而吉祥的色彩——正值元旦來臨之際,蘇州金雞湖美術館為姑蘇百姓打造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藝術展,將自制版畫作品帶回家,將中國傳統的版畫精神傳承發揚。
左至右:策展人馮博一,中央美院教授王華祥老師,西安美術學院教授楊鋒老師
王華祥老師作品
據悉,除了本次的“1+N——版畫方式”展外,開館以來,金雞湖美術館已先后舉辦了“大都會——城與人”葡萄牙藝術大師何塞?吉馬良斯作品展、“鏡中之境?像外之象”新加坡當代藝術展、“自我∕非自我——荷蘭當代設計大展”、中國與挪威:作為陶瓷媒介的“形制之上”、“英國制造:英國藝術家約翰?阿特金師生藝術設計展”等多個大型國際性展覽,為蘇州熱愛藝術的觀眾引進了國際藝術生態的不同層面和了解的多種途徑,讓藝術交流與普及成為一個個在地的、直接的展示平臺。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孔祥云作品
現場觀眾參與版畫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