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世雄風——紀念滿城漢墓考古發掘50周年特展”開幕式現場
2018年12月28日上午,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河北博物院共同舉辦的“漢世雄風——紀念滿城漢墓考古發掘50周年特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本次展覽展出了包括來自河北博物院的149套722件文物和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2件滿城漢墓出土的一級文物,總數共計151套724件。其中一級品數量多達62套(件),占比41%,包括觀眾耳熟能詳的滿城漢墓精品文物如劉勝金縷玉衣、銅朱雀銜環杯、錯金銅博山爐、錯金銀鳥篆紋壺、鎏金銀蟠龍紋壺、透雕雙龍紋白玉谷紋璧等幾乎悉數亮相,展出文物規格之高,在滿城漢墓文物參與的國內外交流展中是史無前例的。
本次展覽是繼“江口沉銀——四川彭山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禮出東方——山東焦家遺址考古發現展”之后,中國國家博物館全國考古發現成果系列展之一,也是 “古蜀華章——四川古代文物菁華展”、“大唐風華展” 等展覽之后,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地方博物館之間又一次成功合作。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致辭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張妹芝致辭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將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國家重大戰略之一,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謀劃指導下,三地的協同發展從規劃一步步落到了實處。為進一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要求,推動三地文博事業協同創新發展,落實《中國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河北博物院(1+3)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值滿城漢墓發掘50周年之際,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河北博物院合作舉辦“漢世雄風——紀念滿城漢墓考古發掘50周年特展”。
此次展覽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全國考古發現成果系列展的重點項目之一。中國國家博物館全國考古發現成果系列展不僅包括最新考古發掘成果的展示,也包括對以往重大考古發現的回顧與總結,此次展覽即屬后者。展覽旨在展現滿城漢墓的考古發掘成果和50年來的學術研究成果,揭示滿城漢墓作為中國20 世紀重大考古發現的歷史價值與文化價值。
劉勝金縷玉衣
滿城漢墓是中國20世紀百項考古大發現之一,在中國考古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作為漢諸侯王、后一級的大型崖洞墓,滿城漢墓墓室規模宏大,保存完整,墓中出土了數以萬計的珍貴文物, 充分反映了西漢盛世時期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以及當時勞動人民的卓越智慧和非凡創造力。它的發掘,是考古界的盛事,創造了數項考古學之最,如首次發現了兩套完整的金縷玉衣,證實了文獻記載的準確性,揭開了歷史上的金縷玉衣之謎;首次發現了鑲玉漆棺和完整成套的漢代幄帳帳構;發現了質地最好、時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整套醫療器具,最早的玉飾齊備的漢代玉具劍、國產玻璃容器、單壺泄水型漏壺,以及最完整的西漢鐵甲等。
本次展覽力圖以一種嶄新的視角解讀滿城漢墓文物和中山靖王劉勝。圍繞三條主要線索展開:一是通過滿城漢墓出土的煌煌器物展現西漢盛世時期自信進取、富于創造的時代風貌;二是以散點透視的方式勾勒出大時代背景下的劉勝的人生軌跡,希望突破以往人們對漢代諸侯王“生活奢靡”的片面認識,還原一個多面的“大漢藩王”——劉勝;三是對50年來滿城漢墓的研究和展示成果進行回顧與總結。
漢代安車復原模型
銅朱雀銜環杯
展覽以劉勝的人生軌跡為敘事線索,融入西漢盛世的大時代背景,共分為“盛世風貌”“王國往事”“長樂無極”“因山為藏”“發現靖王”等五個單元。
第一單元 “盛世風貌”通過滿城漢墓出土的煌煌器物體現盛世時期非凡的創造力。劉勝身歷漢景帝、漢武帝兩朝,彼時正值西漢盛世時期。鼎盛的國力使整個社會呈現出昂揚向上、積極進取、富于創造的時代風貌。無論是馭獸的力士,還是蓄勢而飛的夔龍,都與漢代人自信進取的精神高度契合; 勁弩長戟、堅甲利刃伴隨著大漢將士馳騁疆場、建功立業,也印證了漢代人的英勇尚武精神;登峰造極的鎏金、錯金銀、鑲嵌工藝,色彩鮮明、線條流暢的彩繪技法,彰顯了盛世時期的非凡創造力;冶金、天文、度量衡領域的卓越成就使漢文明傲立于世界文明的前列。這一單元的重點展品包括錯金銅博山爐、“當戶”銅燈、銅騎獸人物博山爐、透雕雙龍紋高鈕白玉谷紋璧、銅漏壺等。
第二單元“王國往事”分為“屬官”“威儀”“財富”三組,講述了西漢諸侯國從與中央分庭抗禮到在漢景帝、漢武帝時期權勢不斷衰落,最后“唯得衣食租稅”的往事。滿城漢墓出土的銅器銘文和封泥中,包含了很多官名(處所),可以印證西漢諸侯國“百官皆如朝廷”的史實;雍容華貴的車飾、馬具、儀仗,彰顯了以劉勝為代表的西漢諸侯王的赫赫威儀;滿城漢墓出土的金餅、五銖錢為了解漢武帝時期的鑄幣情況提供了充實的論據,也可一窺中山國乃至西漢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這一單元的重點展品是“中山內府”銅鑊、鎏金鴛鴦銅戈、錯金鐵短劍、玉具劍、鎏金銀狩獵紋銅當盧、錯金銀銅鋸齒形器、錯金銀銅承弓器等。
蟠螭蕉葉紋提梁銅壺
錯金銀鑲嵌銅骰
第三單元 “長樂無極”分為“居設”“文房”“妝?飾”“宴飲”“養生”五組,講述了順應時局、不理政事的劉勝和王后竇綰在封國內的逍遙生活。劉勝和王后竇綰均有舞文弄墨之好,尤其是劉勝極擅文賦,代表作《聞樂對》和《文木賦》受到后人高度的贊賞;他們喜游獵和宴飲,華麗的幄帳、精美的飲食器常伴左右;他們懂欣賞,有品位,家居擺設、妝具、飾品表明他們具有很高的審美意識和藝術修養;他們注重養生保健,中山國先進的醫療器具保障了他們的健康長壽。這一單元的重點展品是爐形銅燈、豹形銅鎮、玉人、蟠虎鈕方形玉印、“私信”蟠龍鈕圓形玉印、“竇綰”銅印、花形懸猿銅鉤、銅朱雀銜環杯、幄帳構件、熊足銅鼎、蟠螭蕉葉紋提梁銅壺、銅鏈子壺、行酒令錢、錯金銀鑲嵌銅骰、銅說唱俑、“醫工” 銅盆等。
第四單元 “因山為葬”講述了劉勝和王后竇綰人生的最后歸宿——長眠于滿城陵山。依山開鑿的滿城陵山漢墓,屬于橫穴式的“崖墓”。這種“因其山,不起墳”的埋葬方式是效仿其祖父漢文帝劉恒的霸陵而成。陵墓的布局模仿了地上的宮殿,有象征廳堂的中室和象征臥室的后室及附設的浴室(側室)。墓道兩側還有車馬房和庫房。墓中還設有構思精妙的防盜和排水系統。除了精心設計的地下宮殿,劉勝夫婦還試圖借助金縷玉衣、鑲玉漆棺來實現永生不朽的愿望,但“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終究只是幻滅的神話而已。這一單元的重點展品是銅頂門器、載柩車構件、劉勝棺上的鎏金銀獸面紋銅鋪首、劉勝槨上的鏤雕龍鳳紋銀鋪首、劉勝金縷玉衣、鎏金鑲玉銅枕、玉九竅塞、鑲玉漆棺上的玉璧和圭形玉飾等。
鎏金銅輔首
四乳獸紋銅鏡
銅鏈子壺
第五章 “發現靖王”回顧了滿城漢墓的發現發掘過程,闡釋了滿城漢墓在考古史上的重要地位,展現50年以來關于滿城漢墓的研究和展示成果。滿城漢墓的發現發掘正值特殊時期,地方機構已經癱瘓,考古工作者和部隊官兵們在非常時期克服了重重困難,圓滿地完成了中國考古史上最艱苦的一次重大發掘。作為20世紀中國重大考古發現之一,滿城漢墓的發掘,創造了數項考古學之最,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在中國考古史、中國學術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50年來,關于滿城漢墓的研究不斷深入,碩果累累。滿城漢墓的陳列展示也在推陳出新,獲得國內外觀眾的廣泛好評。滿城漢墓不僅是一份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也是世界文明寶庫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它是人類文明的縮影,將在歷史長河中永遠綻放光彩。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19年3月28日,展覽位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南9展廳。
彩繪陶盆
展覽展廳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