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海報
紐約三月藝術盛會由軍械庫藝術大展、紐約亞洲藝術周、ADAA等大型國際藝術博覽拉開帷幕,全球藝術經典作品、機構展覽、一年一度的亞洲藝術拍賣,以及投資額達到250億美金的哈德遜園區的盛大開幕也帶來了新的地標性建筑藝術紛紛亮相,全球多元化文化相互交融,呈現了繽紛的紐約春季開年藝術舞臺。
策展人錢志堅、策展助理潘曉華與部分參展藝術家和觀眾合影
錢志堅教授策劃的藝術展覽《跨文化的實踐:紐約華人藝術家近作展》4月5日于紐約市立大學理工學院人文系推出。錢志堅現任理工學院藝術史助理教授,研究方向為亞洲和中國藝術。隨著中國影響力在全球范圍內的擴張,世界對于中國文化藝術的關注日益增長,當代藝術家在各個文化場域不斷摸索和實驗。坐標紐約, 錢志堅教授作為紐約亞洲藝術學術界具有代表性的學者,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國當代藝術家在全球化下的藝術實踐,他于近年策劃了多次學術型展覽向公眾推出了世界范圍內亞洲藝術的風向標,例如“模糊的邊界”特展及“藝術中國匯”系列活動。
開幕式紐約中國民族樂團演奏傳統民族音樂現場
本次展覽特別推出的華人藝術家群體,自1980年代以來先后移居或客居并工作于大紐約地區,均以其跨文化的藝術實踐而受人矚目。他們的作品采用廣泛多樣的媒材、技術、方法和手段,展現了他們在與高度國際化的紐約大都會環境的密切關系中,對于傳統、自我、身份、價值和生存狀態等主題的多重層面的探討。展出的作品包括雕塑、水墨畫、油畫、丙烯畫、宣紙集成、剪紙拼貼,以及多媒體作品、互動裝置、視像藝術、數碼作品和現場行為表演。
陳一涵, Emotions on Line, Wearable installation, live performance, 2017 to 2019
當天的開幕式從晚上6:30開始,先是紐約中國民族樂團演奏中國傳統民族音樂,然后主持人、紐約市立大學理工學院人文系主任Ann Delilkan 博士介紹嘉賓發言:理工學院教務長Bonne August博士、理工學院藝術與科學學院院長Justin Vazquez-Poritz、策展人錢志堅博士。錢教授介紹了到場的藝術家,并由陳一涵現場表演了她的行為作品《Emotions on Line》。
開幕式現場
到場的嘉賓中還有理工學院校長特別助理Stephen Soiffer、學院法律特別顧問Gilen Chan、理工學院校董、理工學院人文系的眾多教授,以及中國駐紐約總領館文化參戰李立言,美國中文電視、《新島日報》、《僑報》和藝術中國(m.chengjin12.cn)的記者。
原計劃晚上8:30結束的開幕式,到了9點多仍有不少觀眾依依不舍地停留在展場。
據悉,本次參展藝術家有(按姓氏拼音順序):陳向東、陳一涵、方媛、郭楨、黑子、蔣維憲、藍巧茹、李消非、林延、林璟、劉水石、呂美、牛碧薇、沈忱、宋昕、汪洋&漆貞貞、魏濤、吳建楠、徐進、徐唯辛、張蕾、張溫帙、張馨予、周士凌、朱峰毅。
郭幀, Muted Landscape,ink on rice paper, 54.3 x 27.1 in, 2016
林延, Between Day and Night 1, Xuan paper and mirror in plexi box, 34 x 34 x 8 in., 2014
周士凌, Life Series, ink and color on paper, 24 x 24 in. with frame, 2018
陳向東, Lotus Breeze of The Great Epoch(右一), No. 3, Ink on paper, 54.3 x 27.1 in. 2017
宋昕, Extension, Mixed paper, Dimensions variable, 2019
作為跨文化的經歷者和實踐者,這些藝術家們從不同的方面凸顯了各自的成就。郭楨、林延、周士凌和陳向東,在以水墨和宣紙為媒材的作品中,力求用不同的手法去強調中國藝術傳統的延續性,同時重視以現代的面貌去面對不同語境下觀眾的理解和接受。
呂美, Detachment, Ink on canvas, 276 X 62 in, 2019
蔣維憲, Growing 1-3, Brass, 53.1 x 13.7 x 13.7 in., 64.9 x 13.7 x 13.7 in., 65.3 x 13.7 x 13.7 in, 2018
張溫帙, Pure Mountains, Beautiful Waters, No. 3, 4 and 8, Ceramics, 70.8 x 21.6 x 15.5 in, 69.6 x 21.6 x 17.7 in, 68.1 x 22.4 x 18.1in, 2018
宋昕以現代都市生活為內容的剪紙作品、藍巧茹融入刺繡的平面繪畫、呂美以佛塔為語匯的繪畫和雕塑,都強調以新的呈現方式在多元的文化環境中彰顯傳統的魅力。而蔣維憲的黃銅盆景和張溫帙的陶瓷山水,則以三維的圖像和新穎的手法體現山水和園林的意境。
徐唯辛, Portrait of A Mine Worker, Oil on canvas, 98.4 x 78.7 in, 2012
劉水石, Darkness Makes Me Bright, Oil on canvas, 71 x 51 in, 2018,
藍巧茹, Undersea Cable Map (Edition III)(中), digital and hand embroidery on digitally printed silk on translucent plastic and printed silk sewed on foam board, 21 x 30.5 in., 2018
李消非, Chongming Island, HD Video / PAL / Color / Sound / 10 min 30 sec, 2017
沈忱, Untitled No.8026-14(左), Untitled No.8013-14(右), Ink on Watercolor Paper, 30.1/4 x 22.3/4 in, 2014
吳建楠, Newport Station, Ed. 1/5, acrylic on resin, wood, light bulb, 14 x 28 x 11 in, 2017
張蕾, Soft Archive – The Origins of Our Identity, blankets and packing straps, mirror, 78.7 x 118 in, 2019
方媛, Night, Full of Nothingness, Acrylic on canvas, 40 x 60 in, 2018
徐唯辛在他繪畫作品中、李消非在他的視像作品中明確地展示出他們對于中國不同階層生存狀況的人文關懷和視覺回憶,這也是新近移居紐約的很多華人藝術家所一時難以忘懷的。與此同時,更多的藝術家則更加投入對于當下多元文化和社會環境的探索,其中包括吳建楠以紐約地鐵世界為主題的雕塑作品、沈忱的抽象作品、劉水石具有哲思性的繪畫、徐進熱情奔放的表現性油彩、張蕾思考普泛身份和價值問題的裝置和方媛充滿激情的繪畫。
黑子, Alienated, Oil on canvas, 60 x 96 in, 2018
林璟, A Cyborg Orgy, Mixed media installation, video, AR, video projection, PVC transparent bubble, mirror, selfie stick, phone, air blower, 8.5 x 9.8 x 16.4 ft , 2018
張馨予, Asian Beauty Recruitment, Mixed media installation, dimensions variable, 2018
朱峰毅, A Ritual that Lasts Forever, Motors, vinyl, aluminum frames, micro-controller, 18 x 66.5 x 33 in, 2017
汪洋 & 漆貞貞, Prism, Digital, infinite, 2016
魏濤, Keep Silence, Bulb and thermal imaging cameras, 2018
牛碧薇, Evolution of Rhythm, Interactive projection installation, 140 x 60 x 115 in, 2017
這次展覽的作品中與紐約市立大學理工學院的教育使命最為貼切的,是很多藝術家把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豐富多樣的創作。黑子的繪畫和雕塑對于當今人們沉迷而忘情于虛擬世界的現實進行了具有幽默感的諷刺和批判,林璟和張馨予利用多媒材手段創作的互動性裝置引導觀眾去體驗高科技時代的各類社會、文化和身份話題,朱峰毅的裝置和陳一涵的現場行為表演讓觀眾領略現代科技如何有助于重新認識文化和傳統價值,汪洋和漆貞貞、魏濤和牛碧薇的視像和以電子設備為媒材的作品,不僅在視覺上給人以新的感受,更由此而引導觀眾去思考高科技的加速發展給全球化世界帶來的新的挑戰和對新的人文環境的影響。(文/付秋萌)
展覽地點:紐約市立大學理工學院新學院綜合大廈
New Academic Complex, 285 Jay Street, Brooklyn, NY 11201
策展人:錢志堅博士
策展助理:潘曉華
展覽日期:2019年4月5日至5月2日
展覽時間:周一至周五,11:00am – 5:00pm
開幕接待: 2019年4月5日,周五,6:30 – 8:30pm
開幕式期間有紐約中國民族樂團現場演奏(6:30 – 7:30pm)
本次展覽得到了中國銀行紐約分行、紐約當代中國藝術家協會和私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