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富春
土地風情二
100x110cm
2007年
展覽題目:《土地意象——劉富春油畫作品展》
開幕時間:2007年10月28日
展覽時間:2007年10月28日至2007年11月17日
展覽地點:北京藝森畫廊
返樸歸真的堅持與藝術本土化的探索
——劉富春沃土系列作品
在畫者如林,繪畫作品鋪天蓋地的所謂藝術繁榮的現實語境下,藝術作品的精神價值體系,在日漸缺失文化立場的泛商業化藝術浪潮中,遭遇前所未有混亂局面,堅持具有人文關懷性的藝術良知的作品,在日漸飽和的商業化藝術品市場體系下,顯得尤為難能可貴。
劉富春的作品,隨處可見厚重與純樸的味道,在我們久已慣見的繪畫形態語言里,他是一位做藝術做得很厚道的藝術家,在他的畫面上我們幾乎看不到任何討巧的工夫和任何精致的手段,在這畫風飄乎不定的流行藝術界顯得有點格格不入。但藝術家的這種堅持在我看來正是一種對于中國架上繪畫民族性的一種深省與覺悟。這種覺悟絕不同于對架上繪畫的背叛。一種對于畫道的自我印證,但藝術家似乎又區別于傳統意義上的那種文人化的鄉土情結的關懷。
畫家的畫面如泥土般厚重,幾乎摒棄了所有的時下流行的視覺經驗與手法,而純以直覺悟的直來直去,創造了一種對畫面本質的觸摸感,他甚至把討人的技術看作一種創作的束縛,他始終堅持一種率直的虔誠,他的繪畫語方不帶任何一絲的陰謀,在所謂高手林立的“江湖”,甚至與這個江湖格格不入的語境,來尋找藝術創作語言的返樸歸真,如大刀闊斧,橫掃千軍,把溫存的暖昧與繁復的“商業制造”徹底顛覆。
從他所選擇的題材上來看,不難看出藝術家對歷史人文痕跡的關懷與緬懷,這是與他年青時代的切身經歷所分不開的,這是些僅存于某些歷史圖庫的片段與我們早已遠去的記憶。他把那個年代拭目以的真誠與簡樸回歸到自己的畫面中來,如笨重的老機器,如生生不息的土地,如揮汗如雨的耕者,默默去開墾這片記憶里的土地,這片早已荒蕪的記憶。
趙俊海于宋莊
2007年9月14日
塵緣凈土
細讀劉富春的繪畫藝術,能夠較為明顯的發現這樣幾種現象特征。首先是他的繪畫風格藝術感覺是極為獨立自我的一種情感深處的精神表達,從形到色到手法都屬于一種未受到其它藝術流派格體影響了的單獨語言性繪畫。用最簡單最直接的藝術手段達到畫面藝術性、思想精神性的高度統一。他之所以大膽的甚至說在相當長的一段創作時期內不被同行理解與藝術評論界的重視,而毅然自我的拋棄多數藝術家創作的幾種重點使用的藝術手段,如畫面色彩的間接性表達,筆法的間接作工性手段處理等,他只取單純,單刀直入,開門見山式的,用看似原始的粗糙手段,或者說是一種不會畫畫的手段,直點觀者,直觸人性。也是他多年來禪悟的一種覺悟——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放棄塵雜,藝道求簡。
劉富春的繪畫藝術第二個獨立的明顯特征是在實質內容、內涵精神領域的純粹化了的哲學化。在農民鄉土題材范圍內,內容的擇選是在繪畫藝術界,藝術音樂表演界,藝術舞蹈及藝術攝影,藝術影視界中最常取的一種可賞性媒材。但在許多藝術家的藝術作品中往往多數是向社會鑒賞界、語論界表達出一種不約而同,視、聽、觸的同素共震現象。即典型性農民形象,肢體語言,語言的一種再塑造性的一種藝術謳歌與宣染。簡單的話說就是藝術手段化了的高度可感化。然而劉富春恰恰也選取了這個本已大眾性了的無奇無點可站的題材內容,但是恰恰就是因為他在禪學宇宙思想下,藝術手段等于零,等于空的無求過多有形表現,而直追沉甸在農民身上幾千年的原始要素,從中提取藝術與其對接血液性的源泉——農性、農欲、農道。
劉富春藝術在大眾性藝術化的獨特性方面第三點就是,與自相承,與勢變相接。他的繪畫在聯續性系列下帶有突然性的跳躍性,有時給讀者一種見奇見怪的感覺。他的繪畫與他這個人一樣,表述了一個有農鄉情結的一個非農狀態下的他,是自己心靈中第二我性的一種經歷與追求。
綜述劉富春及其藝術是近些年來在藝術界深埋不露下的老健新生芽,是由同行不認識到賞識,由評論界不理會到觀注的一次藝術上的破土而出,他將在未來幾年職業生涯中展現出一朵令同行羨慕的奇葩!
趙一平
2007年9月
營業時間:早9:00——晚5:30(星期一休息)
電話:010—82014962
郵箱:bj.east.gallery@163.com
網址:www.bj-eastgallery.com
郵編:100011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北二環中路德勝門箭樓
ADD: Desheng Men Watchtower, North Second Ring Roa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劉富春
土地系列之六
130x170cm
劉富春
土地系列之七
130x170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