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素質教育是一種潛質教育
化知為識,化識為智,化智為能,就是大學素質教育。
何謂素質,素質就是知識加能力,再加上能使知識和能力發揮作用的動力品格——做人。素質就是品格,就是做人。素質包括知識和能力,但更強調人的內在素養。大學素質教育是一種潛質教育,重視“化育”,將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科學精神內化為信念和行為。從某種意義上講,化知為識,化識為智,化智為能,就是大學素質教育。“內化”是素質養成的基礎途徑,是大學素質教育的基本規律。大學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大學素質教育的實質,就是強調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有機結合。
古往今來許多事例證明,素質教育是培養杰出人才的基礎。杰出人才應該是全面發展的人,應該是站在巨人肩上的人。因為他是全面發展的人,知識廣博,能夠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從而有所發明、有所創造。因為他站得高、看得遠,前瞻未來,能開風氣之先,引領新潮流。中外歷史上許多杰出人才,盡管從事的職業不同,但他們往往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集科學、文學、藝術、哲學于一身,表現出全面的良好素質。究其原因,科學、文學、藝術、哲學的結合使他們想象力更豐富、視野更開闊,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質和掌握事物的規律,因而獲得巨大成就。
大學教育并非單純的專業教育
大學教育不是片面發展的教育,大學教育也是素質教育。
大學素質教育是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過去我們重視知識的傳授,后來注意能力的提升,現在強調素質教育。構建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新型培養模式,這是對大學教育思想的深化,是大學教育本質的觀念性變革。中小學強調素質教育,主要是針對應試教育,以分數多少論英雄、以升學多少比高低;大學強調素質教育,主要是針對專業教育,過窄的專業設置、過弱的文化陶冶、過重的功利導向。大學素質教育著眼于學生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大學教育不是專業教育,更不是狹隘的專業教育,大學教育也是素質教育。
把大學教育視為單純的專業教育,是對大學教育的一大認識誤區。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文化多元化,對21世紀人才素質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目前,世界發達國家都在研究21世紀人才素質,盡管世界各國有各自構想的目標,但都強調全球的戰略眼光、一流的意識和站在國際發展前列的精神。哈佛大學明確提出,要培養國家的領袖人物,而不是專業人才。麻省理工學院在20世紀提出,要培養具有科學背景的工程師?,F在,他們提出要培養全球經濟背景下的工程師。世界教育專家研究提出,21世紀人才所需要的關鍵素質包括用新技術獲取和處理信息、主動研究、與人合作、終身學習。未來最重要的素質將體現在兩個領域:“方法思考”——提供解決問題的先進方法,“復雜溝通”——涉及說服、協助及談判的人類人際交流。事實證明,大學專業教育解決不了“方法思想”、“復雜溝通”領域的問題。
推進大學素質教育,需要深刻理解大學素質教育基本內涵。大學素質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而不是片面發展的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而不是面向少數精英的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而不是學生被動學習的教育;是鼓勵創新和重視實踐的教育,而不是與經濟社會發展脫節的教育。我們必須對現代大學教育進行深度思考:不僅要重視學什么,更要重視怎樣學;不僅要重視思考什么,更要重視怎樣思考;不僅要重視做什么人,更要重視怎樣做人。要把握時代對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把專業教育提升為能力教育,把能力教育提升為品格教育,把品格教育提升為素質教育,引導青年學生胸懷理想、崇尚真理、刻苦勤奮、追求卓越。
大學素質教育包括三方面內涵
核心是道德教育,重點是實踐能力,靈魂是創造性。
加強思想品德修養。大學素質教育核心是道德教育。人源于教育,生成于教育,提升于教育。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鑄造健康飽滿的人格,教育最根本的任務是讓學生正確回答:人生應當怎樣度過,人類應當怎樣存在。德育是根本性的,智育是工具性的。學會做人是立身之本,學習知識只是服務社會的手段。如果重智輕德,培養出來的人才必然是有智商沒有智慧、有知識沒有文化、有文化沒有修養、有欲望沒有理想、有目標沒有信仰的人,這將是十分危險的。要成才先成人,不成人寧無才,有德無才要誤事,有才無德要壞事,成小事靠業務本領,成大事靠思想品德和綜合素質。道德人格、思想品質比專業知識學習、謀生手段訓練、競爭能力培養更重要。因此,要積極加強青年學生思想品德修養,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胸懷遠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學精神,立為國貢獻之志、立為民服務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確航向。
提升創新實踐能力。大學素質教育重點是實踐能力。推進大學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創新人才,關鍵是要深化教學改革,創新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讓學生學會知識技能、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人做事。目前,大學人才培養總體是以學術為導向,人才培養都是按照學科進行課程設置的。推進大學素質教育,必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把學科型的課程體系轉變為能力本位的課程體系,根據實踐要求構建知識體系??茖W理論、創新思維來自于實踐,又服務實踐。要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創新,激發其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識根基前提下,提高創新思維能力,不斷認識和掌握真理。大學生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在基層一線砥礪品質,在同人民群眾密切聯系中錘煉作風,在實踐中發現新知、運用真知、增長才干,不斷提高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要讓學生、社會,特別是教師認識到,書本知識是知識,實踐中的經驗教訓是更重要的知識;上課讀書是學業,實踐訓練也是重要的學業;獲得獎學金的是好學生,被企業認可重用的更是好學生;考試成績好的是好學生,成功創業的也是好學生。
發展優勢潛能和個性。大學素質教育的靈魂是創造性。發展個性,發展優勢潛能,注重個性培養,是大學素質教育尤為強調的重要方面。急劇變化、豐富多彩的社會為每個人的個性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人的潛能也各不相同,正視個體、包容差異、尊重個性,是當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每個人最大的成長空間,在于他最擅長的領域,在于他的優勢潛能。個性越突出,創造力越強,越能出類拔萃。沒有個性就沒有人才,沒有創造性。大學素質教育要高度重視學生個性發展,針對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強化個性化培養,強調不同群體學生的個體需求,為創新人才施展才華、顯現個性創造廣闊的平臺和自由的空間。
個性發展是全面發展的核心,全面發展是個性發展的基礎,沒有全面發展的個性發展可能是畸形發展。大學素質教育應在全面發展的前提下鼓勵創新,在合格達標的基礎上支持“冒尖”。大學不能因為講規范而走向僵化,講全面而助長平庸,講合格而抹煞人才。全面發展應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而不是各科學業都全面優秀。要求一個學生數學、物理、化學、語文、外語、歷史等門門功課都很出色,這是不可能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相輔相成。大學素質教育要堅持德才兼備、全面發的基本要求,在發展個人興趣專長和開發優勢潛能過程中,在正確處理個人、集體、社會關系的基礎上保持個性、彰顯本色,實現思想成長、學業進步、身心健康有機結合,在德智體美相互促進、有機融合中實現全面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