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建一批畫室。在文化部等部委的關心下,在國家發改委和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國家畫院即將改善基本的工作條件,擴大畫院規模,新建一批畫室并實行流動管理,以方便全國各地的優秀畫家集中活動、研討、教學,改變原有的畫院在職畫家獨占一方領地的局面,使畫家資源在競爭中流動起來。
這批畫室之所以不是固定的,是因為建立的目的是供畫院聘任的所有畫家來集中創作、交流、完成課題所用。這些畫室是國家畫院的畫室,也是全國高精尖畫家的畫室,是為了方便大家集中在一起,研究一些大課題,創作一些大題材。這個做法實際上并非現在的首創,是恢復中國畫研究院組建初期的做法,是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
李可染作品
第三,定期辦一個大展。這里的“大展”要區別于院展等其他展覽,是國家畫院舉辦的、代表國家最高層次的展覽之一。初步確定兩年一屆,并持續辦下去。
這個大展還要區別于全國美展。與全國美展的海選方式不同,這個大展基本上是特邀創作,因為國家畫院在用人制度上進行改革后,參選的畫家基本上以畫院四個層次的畫家為主,并借此不斷地發現新秀,定期還要代表中國向海外推廣。
第四,伴隨大展,辦一次高層次的美術論壇。通過論壇,深入探討中國美術發展的一系列問題,并通過高端視角,為國家制定美術發展政策提供決策上的依據,也為學術的提高積累資源。
論壇既是伴隨著大展的高層次研討,又要能集中地研究中國美術的相關問題,有計劃地研究相關課題,帶動全國的美術理論和創作。這是建立在畫院常規管理中有計劃地選擇課題并布置給全國畫家和研究專家定期交流和探討的基礎上,這里的探討要求有中國特色、中國標準、中國當代的標準,不能照搬西方的標準。我們既要研究西方評價體系,也要研究我們自己的評價標準。如果說畫院大展主要是強調中國特色,那么論壇的理論研究則主要是探討中國標準。我們的作品必須是中國當代的,理論研究的標準也應是我們自己的,如果簡單地與世界接軌,就容易脫了中國的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