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家謹慎是當前市場驟降的元兇,賣家惜售則很可能成為未來藝術市場持續低迷的主因。這次金融海嘯對藝術市場的沖擊,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如果說今秋的藝術品拍賣讓你覺得“慘不忍睹”,那么請做好準備,因為真正的“谷底”可能還在明年等著我們。北京華辰拍賣行董事長甘學軍,略帶憂慮地用這個詞描述2009年藝術市場的前景。
從10月初的香港蘇富比秋拍,到剛剛落幕的北京保利、瀚海秋拍,幾乎每一個成交數據都在沖擊著人們的神經。香港佳士得今年春拍總成交額達24億港元,秋拍時竟萎縮到了11億港元;北京嘉德春拍創造了9.9億元人民幣,秋拍同樣下跌到了3.6億元;除此之外,此次蘇富比、保利、匡時、瀚海等各家拍賣行的成交額,都比春拍時下滑了50%甚至更多。
顯然,金融海嘯對藝術市場的沖擊,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但拍賣行幾乎來不及為眼前的慘淡局面“默哀”,已經被新一輪危機的陰影所籠罩。可以預計的是,明年對于藝術市場來說將是一個更嚴酷的寒冬,然而這個嚴冬將持續多久,破壞力多大,還是一個未知數。
當代藝術尚未見底
“對市場來說,資金、人氣、拍品是三大要素,一個都不能少。但眼下,資金減少了,人氣降低了,拍品因惜售也一般化了。如此,行情別無選擇——只能回調?!?知名藝術市場評論人牟建平,在親臨保利秋拍“現當代中國藝術夜場”拍賣后如是說。
作為內地當代藝術行情的風向標,前往這場拍賣會觀摩的人數并不見少,然而買氣卻大不如前。雖然該專場最后的成交率高達83.7%,但拍品均價已經比過去下降了不少,6407.5萬元人民幣的總成交額,比春拍時的1.8億元,足足少了一半有余。而縱觀此次內地當代藝術專場,成交價最高的作品——周春芽的《藏族新一代》僅以627.2萬元人民幣落槌。包括曾梵志、岳敏君、劉小東等在內的名家之作,都遭遇了流拍。許多作品甚至連過去一半的價格都不能成交。
如果說內地的拍賣,是由于精品數量萎縮,而限制了天價出現的話,那么香港的兩場拍賣或許能夠展現出問題的全貌。此次秋拍,香港蘇富比和佳士得的“現當代亞洲藝術”夜場拍賣,都推出了多件罕見的中國當代藝術名家的早期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張曉剛的《血緣:大家族1號》和《血緣:大家族2號》。這是令張曉剛名揚海外的“血緣系列”中最早的兩幅作品,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春拍當中,曾有一幅《血緣:大家族3號》出現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最后以4736.45萬港元成交,高出估價一倍。而此次這兩幅作品的成交價,僅僅達到2306萬港元和2642萬港元。而兩個專場的成交率也都不足60%。
相比這些聚光燈下的一線藝術家,二線當代藝術家所受的打擊更加猛烈。過去幾年,像俸正杰、尹朝陽這樣的藝術家,單幅作品價格能夠達到近500萬元人民幣,而今年秋拍,他們的作品最高成交價僅達到100多萬元人民幣。其跌幅比起張曉剛,還要大得多。
華氏畫廊總經理華雨舟說:“前兩年當代藝術火熱的時候,這些二線藝術家的價格在短短時間內大幅提升,那么在目前市場緊縮的情況下,支撐這些藝術家的力量就比較薄弱了。與此同時,一線藝術家的價格雖然也跌得很厲害,但張曉剛這樣的名字畢竟還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因此還能維持一定的支撐力。”
相較之下,還是20世紀中國油畫的行情穩定得多。上月底和本月初,香港佳士得分別舉行了兩場“中國20世紀藝術”夜場和日場拍賣。其中有多件作品創下了藝術家的成交紀錄。趙無極的一幅代表作《向杜甫致敬》更是以4546萬港元的高價,刷新了畫家個人紀錄。
牟建平認為這很合理:“這不是瘋狂的炒作,因為趙無極值這個價錢,他有這個學術支撐,他的市場是一步步慢慢來的?!毕喾?,“中國當代藝術疲軟,資金量不足只是一方面,更深層的原因是近兩年價格飆升過快,炒作過猛,行情漲到頂點無法延續下去了,頗有點類似國內股市6000多點的回調?!?/p>
當代藝術最早是海外資金炒起來的,“出貨也是先在海外,它受國際市場的影響最大。不像中國書畫,根基在國內。所以在國際資金開始離場后,當代藝術行情就可能一落千丈,它與海外的聯動性過強,漲時是利,跌時是害?!?/p>
而這波跌幅何時是底,牟建平也沒有把握:“張曉剛的畫秋拍在2000萬港元附近徘徊,能不能穩得住我感覺很懷疑。這兩年的千萬元高價,當代藝術拍品會套上一撥人,何時見底需要時日?!?/p>
對此,華雨舟指出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當今年這么多作品,在一個比較低的價位還沒有成交的情況下,我們就要考慮,是不是明年春季的時候,會迎來再下一輪的進攻。這兩年興起的一些畫廊,規模做得很大,年輕的藝術家在很短的時間內拔得非常高,今年也受到了一定的懲罰。那么在這種市場冷漠的情況下,他們是不是會有這個耐心,或者說擁有足夠的能力和資金?只要出現一個小問題,就會導致他們全線離場,這樣的話,這些年輕藝術家就會受到很大的傷害?!?/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