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网站,亚洲人成在线播放,av三级国产A级水,国内精品久久久www

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故宮國寶探秘:武英殿書畫一覽千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8-22 19:13:26 | 文章來源: 中國經濟周刊

珍藏于故宮博物院的稀世珍寶如星河一般璀璨,不僅令世界為之驚嘆,也令普通大眾為之神往。但能夠盡觀全貌和近觀細賞并非易事,國寶承載的文化和歷經的滄桑很多不為人知。《中國經濟周刊》從本期開始推出“故宮國寶探秘”系列報道,與故宮博物院一起,揭開故宮國寶的神秘面紗。

在故宮博物院的各類珍藏中,書畫是最為重要的板塊之一。故宮所擁有的書畫藏品無論數量還是質量,在世界范圍內都堪稱最為豐富和完整,幾乎無人可以比肩。

目前故宮博物院共有書畫藏品15萬件左右,約占世界公立博物館所藏中國古代書畫的1/4,其中有近千件為國家一級文物。更為難得的是其完整性,幾乎可以囊括中國古代書畫發展各個歷史時期的各大名家的代表作品。

從2008年開始,故宮博物院開始在武英殿書畫館陸續推出“故宮藏歷代書畫展”,并作為常設展覽,分批展示故宮館藏的眾多國寶級書畫展品,這無疑使得武英殿成為了書畫愛好者殿堂級的朝圣之地。

“世界上任何一個博物館都做不了這樣的展覽。”故宮博物院書畫部副主任曾君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因為世界上任何其他博物館的藏品都不足以支撐這樣的展覽,特別是早期,像晉元時期,藏品根本就配不齊。而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中國古代書畫既有晉唐宋元的稀世孤本,也有明清各個畫派名家的代表作品,可以清晰、系統地反映中國古代書法與繪畫藝術發展的脈絡。”

一次展出休眠三年

故宮西路,書畫館所在的武英殿位于紫禁城一處難得的清靜之地。

由于書畫文物的保護、保存對于光照、溫度、濕度等環境要求特別高,因此書畫無法像故宮中其他古董珍寶那樣常年進行展覽。“為了更好地保護文物,每批展品我們一般只展覽兩到三個月,然后就入庫封存。每一件展品展出后我們都會至少讓它休眠三年。”這也就意味著,觀者一旦錯過一次展期,至少要再等三年。

基于這樣的考慮,故宮博物院將“故宮藏歷代書畫展”設計為一個系列展覽,每年推出3期,每期3個月,冬季休整。每期展品60~70件,涵蓋晉、唐、宋、元直至明、清。

要在15萬件書畫精品中每期選擇出六七十件確實并非易事,但曾君表示,他們有一個最簡單、最直白的判斷標準:這位作者、這件作品是不是中國美術史上繞不開的。“我們這個展覽以美術史的發展為脈絡,選擇的都是各個時期最重要流派的代表畫家的重要作品,這樣觀眾看完展覽,就可以對美術史上最重要的作品都有所了解。”她說。

最終確定的展覽框架共分為三個單元,晉唐宋元為一個單元,明代一個單元,清代一個單元。比如明代,早期以浙派為代表,會選擇戴進、吳偉;中期則以吳門畫派最重,會選擇“吳門四家”,即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晚期以松江畫派為代表,會選擇董其昌。

“選擇展品是個很痛苦的過程,件件都是國寶,很難取舍。很多被我們‘淘汰’的藏品,如果在其他博物館可能都可以專門做一次特展了。”曾君說。

我們最終也確實看到了一個相當“奢華”的展覽陣容:東晉王羲之《蘭亭序》卷、東晉王獻之《中秋帖》卷、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五代董源《瀟湘圖》、唐代閻立本《步輦圖》、唐代李白《草書上陽臺帖》卷、宋代趙佶《芙蓉錦雞圖》軸、明代文徵明《陋室銘》軸等等。

“天下珍品歸于一家”

故宮之所以能夠擁有如此驚人的古代書畫藏品,無疑在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那位“熱愛藝術”的乾隆皇帝,這位收藏成癖的皇帝最愛的就是書畫。“目前故宮書畫藏品還是以清宮舊藏為主。”曾君說。

初編成書于乾隆十年(1745年)的《石渠寶笈》著錄了清廷內府所藏歷代書畫藏品,分書畫卷、軸、冊等九類,之后又不斷修編。表面看來,以帝王之力來搞書畫收藏,應該是毫不費力,其實也并不盡然,因為搜羅已是不易,鑒定更加困難。

明末清初,時局混亂,大量文物流散,但也正因如此,給了一些有實力有眼力之人大肆搜羅的機會。當時在民間出現了幾位大收藏家,以河北的梁清標、北京的孫承澤、天津的安岐和康熙皇帝的侍從文官高士奇四人最有代表性。后來,這四人的大部分收藏都轉入了皇家,而孫承澤的藏品著錄《庚子銷夏記》,高士奇的《江村銷夏錄》和安岐的《墨緣匯觀》都成了《石渠寶笈》的收藏基礎。

乾隆在位時,內廷收藏的歷代書畫不斷擴充豐富,曾達數萬件之多,盡管今天看來,“打眼”的也不少,但可以說是“天下珍品歸于一家”。但是,隨著清朝由盛轉衰,這些珍品也開始散失飄零。

1914年,宣統皇帝溥儀被逐出宮,在此以前,他曾將一些卷冊名畫讓溥杰帶出宮,并轉到長春,后來很多流散民間,甚至被劫掠出境,所以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時,初步清點的宮內藏書畫數量尚不足7000件。

1933年,為了躲避日寇劫掠,故宮文物南遷。1948年,國民政府又將千余件繪畫精品運往臺灣。但總的來說,《石渠寶笈》所藏古代書畫,現在大部分重要的作品還是藏于北京故宮、臺北故宮以及遼寧、上海等地方博物館。國內的私人收藏,經過多年動亂,幸存的可能性并不大。

書畫珍品陸續“回宮”

武英殿過去是“皇家出版社”,這里刻印的書統稱殿本,是書籍版本中裝幀最華貴、版本最精良的,一向被藏書家視為奇珍,武英殿也一度是皇家文化的中心。在2005年故宮大修之前,武英殿本是游人止步的禁地,在修繕一新后才作為故宮書畫館對外開放。

實際上,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故宮的書畫藏品規模一直在擴充和完善。新中國成立初期,故宮博物院曾召集了多位老輩專家來鑒定、選擇、收購很多重要作品,這使得不少書畫珍品陸續“回宮”,故宮博物院的繪畫收藏體系也日益完善。故宮后來收購的重要書畫珍品有宋代張先的《十詠圖》、清代石濤的《高呼與可》、明代沈周的《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晉朝索靖的《出師頌》等等。

從上世紀60年代初開始,為了豐富故宮的書畫藏品,故宮便陸續將18、19世紀的“揚州八怪”、“京江畫派”,清初的“金陵諸家”、“四僧”等許多流派的繪畫和書法精品收藏齊備,這些對清宮舊藏歷代書畫有非常好的延續和補充,如今已經都是國之重寶。

但是最近十幾年,雖然藝術品市場分外火熱,但故宮幾乎沒有再“出過手”。“故宮有用于收購藝術品的專項資金,如果有合適的作品出現,我們可以申請購買。”曾君表示,“但特別好的、早期的古代書畫作品出現在拍賣市場上的確實特別少,而且一旦出現,價格也會非常貴,但我們都會關注。”

 

凡注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打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