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在中國美術館參觀展出作品《新中國誕生》
中國的美術館發展之路在五十年這個節點上開始改變,如果說上一個五十年完成的是對中國百年美術史的研究收藏和對西方美術的了解和引進,而在信息時代之下,中國的美術館在下一個五十年該走向何方?
經歷了半個世紀的收藏與研究,中國美術館在11萬件藏品中遴選了660件藝術品推出“與時代同行”作為中國美術館建館50周年藏品大展,用《父親》《艱苦歲月》《人民英雄紀念碑》這些耳熟能詳的作品講述了中國美術的百年之路。
中國美術館五十年一路走來,印證的是新中國以來的中國博物館和美術館的發展歷程,當文化開始成為社會發展的座上賓,各地美術館和博物館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擴張期,美術館的大變革時代已然開始。首先是中國美術館自2008年宣布興建新館計劃,直到2012年傳出消息稱法國建筑師讓·努維爾的設計方案在競標中勝出,將作為新的國家美術館新館方案;上海美術館從2011年10月13日宣布搬遷消息開始至2012年10月1日,中華藝術宮與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開館不到的一年的時間完成了上海美術館的細分時代。除此之外還包括江蘇、浙江、天津、山西等地的美術館紛紛落成。
回望中國美術館走過的五十年和舉辦的四千多場展覽,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美術館引進的一批國外展覽讓很多藝術家依然記憶猶新,并將那段時間稱之為中國美術館的“黃金時代”。
當改革開放之初,青年藝術家從未走出國門,中國美術館連續引進了西方古典和現代藝術的多個展覽,包括法國農村風景繪畫、波士頓的抽象藝術,還有安迪·沃霍爾、畢加索、羅丹等,“當美術家們看到那些展覽毫無疑問是興奮的,大家都急切的跟上世界的腳步,首先是解渴的,其次是解惑的,那個時候能看到國外的畫冊就已經很少,能夠通過美術館這個窗口看到西方藝術家的原作,大家就千里迢迢坐著硬座來北京看展覽。”范迪安回憶。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信息傳遞方式的變化,已然不會出現當年的情景,藝術家能夠看到西方藝術品的機會太多了,美術館所要思考的問題也在轉變,如果說八十年代美術館主要是推動美術界的創作,而現在和未來美術館的重點則是為公眾做好審美普及。
范迪安說:“我們覺得這個時候可能更多的是面向公眾,這幾年我做館長也是要考慮的,為美術家服務當然是天經地義的,要服好務,但是從公眾層面來看中國老百姓都到國際上去看藝術品的機會還是少,我們整個社會的審美水平還急需得到比較快的提高,因為這是建設和諧中國、文明中國的一個重要的基礎,也是培養現代文明的重要方式。”
同時,過去的中國美術館對于公眾來說是“有點兒藏品,也有點兒服務,但是總的來說還是以展覽為中心,所以比較多的是一個展覽館,今后我們要是一個真正的公共文化服務的專業機構。”
而中國美術館作為一個國家最重要且最有代表性的美術館,除了自身的變化和改革,如何以一個國家美術館的形象來引領全國美術館的方向也成為一種責任,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梁江在采訪中也談到各地美術館在硬件設施完善之后軟實力的缺乏,大量美術館缺乏的是藏品的積累而需要支持,從而造成了中國美術館藏品的借展壓力增大,而為了更好的支持各地美術館,中國美術館正在考慮更好的共享機制,梁江介紹目前文化部正在準備建立一個全國美術資源的數據庫,除了中國美術館所有藏品要數字化,全國各地公立美術館,像廣東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央美美術館也有一部分藏品的積累,都納入到文化部全國性大的信息資源庫里邊,這樣統一來調配,就可以在更高的一個層面上滿足公眾新的文化訴求。
談到中國美術館如何以一個國家美術館的形象引領各地美術館的方向時,范迪安認為事情都是潤物無聲的作用,“文化的傳播起到了滋潤心靈,感動心靈的作用,所以美術館為什么這幾年還是堅持根據我國社會發展總體的需求,根據社會文化心理形勢著重在主旋律與多樣化的關系上多思考,應該說美術館的展覽的確以主旋律為主,但是更加豐富的、多樣的形式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