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PK香港,誰能領跑亞洲藝術市場?
2012年1月12日,第二屆藝術登陸新加坡(Art Stage
Singapore)如期拉開帷幕,在前藝術巴塞爾總監洛倫佐-魯道夫(Lorenzo
Rodolf)的帶領下,來自18個國家的130多家畫廊參加了此次藝博會。
在此數月前,全球最大的藝術市場網站Artprice發布了新一輪(2010年7月底至2011年7月底)當代藝術成交情況以及全球藝術市場發展趨勢的分析報告,報告宣稱:過去一年最顯著的變化無疑是藝術市場的地緣政治正從西方轉向東方——這種說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眾對藝術登陸新加坡的期望值。因此,洛倫佐·魯道夫在前期宣傳中吊足了大眾的胃口,例如2012年藝術登陸新加坡將會有4萬的觀眾,其中約有1000人為藏家。但遺憾的是,實際情況遠不如預期的那么樂觀——參觀人數比預期的減少了25%,在銷售上也沒有驚人的數字。據參展畫廊反映,2012年藝術登陸新加坡作品“走”得很慢,且以中低價位為主。今年成交價格最高的是,新加坡本地買家在秀瓷畫廊以200萬新元買下的德國觀念藝術家格哈德-里希特的一幅創作于2001年的抽象畫。
“亞洲牌”是王道?
不甚耀眼的銷售額,并不能全盤抹煞2012年藝術登陸新加坡的可取之處。可以說,洛倫佐·魯道夫作為國際博覽會界的職業經理人,從擔任巴塞爾藝博會總監,到作為“上海當代”的創辦者之一,再到2009年加盟artparis(藝術巴黎),一直在尋找合適的平臺,直至2011年創立藝術登陸新加坡。多年的摸爬滾打,使得自2011年“香港藝博會”被巴塞爾控股的消息傳出以后,他敏銳地意識到:“從新加坡的角度來看,擁有一場強調西方藝術的藝博會幾乎毫無意義——這正是ART
HK目前正在做的事……我們應該將重心放在亞洲上,堅持亞洲的特色才是我們應該前進的方向?!?/p>
因此,2012年藝術登陸新加坡的展會總監洛倫佐·魯道夫大膽革新,在邀請國際大牌畫廊(白立方、Marlborough等畫廊)助陣的同時,對參展畫廊的質量嚴格控制,并將亞洲畫廊保持在80%的比例——在這道亞洲拼盤上,國際大牌畫廊成了地地道道的春卷。而在香港藝博會中,情況恰好相反:白立方畫廊、里森畫廊、大衛-茲沃納畫廊、豪斯-沃斯畫廊……國際大牌畫廊們占據著最有利的位置,亞洲畫廊邊緣化。
可以說,洛倫佐-魯道夫打出的“亞洲牌”是屬于見招拆招的行為,他曾在媒體采訪中這樣說過:“ART
HK將會變得越來越像巴塞爾藝博會,這對于新加坡的藝博會來說是件好事。”或許,這預示著香港與新加坡的亞洲藝術中心爭奪戰,終于打到主戰場了。
亞洲有什么?
雖然此屆藝術登陸新加坡明確提出“We are
Asia”的概念,但從參展作品來講,多少有點“標題黨”的意思。有意思的是,在此屆藝術登陸新加坡的推廣廣告以13位國際藏家為核心,包括瑞士的出版巨頭Ulli
Sigg、中國大陸卡拉OK俱樂部企業大亨喬志斌、印度著名度假勝地Devi王國的Lekha以及Anupam Poddar。
或許,衡量一個藝博會成功與否的標準,從來都不是提出的口號是否響亮,亮相的藝術家是否夠排場——這些從來都只是噱頭,真正的明星是那些前來趕場子的藏家以及他們所購買的藝術作品。洛倫佐說道:“在亞洲,收藏家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同于美國及歐洲這些擁有非常完善的美術館及畫廊藝術基礎設施在藝術生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亞洲,藏家才是最主要的角色?!?/p>
在全球經濟發展趨勢向亞太地區傾斜的背景下,洛倫佐的分析是相對客觀的。美林財富管理和凱捷咨詢發布的《2011年全球財富報告》表明亞太地區高資產凈值人士的數量和財富已超過歐洲,而預計2020年中國將出現比歐洲總人口更多的6億中產階層消費者。而這些人,在國際拍場上呈現出的強勁購買力,正是引得美國高古軒、英國白立方畫廊等國際頂級畫廊近期先后于亞洲設立分部的主要原因。
正緣于此,在第一屆藝術登陸新加坡中就設立了一個名叫“收藏家舞臺”的項目,并通過藝術登陸新加坡的牽線搭橋,藏家之間進行互動,以求爭取到更多的藏家。雖然,13位國際藏家未能挽救2012藝術登陸新加坡的銷售額,但或許有一天,不斷被培養起來的收藏家將會以“俱樂部”的形式出現,并成為藝術登陸新加坡的一張王牌。
新加坡PK香港,誰最有資質?
其實,新加坡與香港這兩座亞洲金融之都,資歷與歷史極其相似:都曾是英國的殖民地,都是重要的通商港口,在亞洲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也曾一度被稱為“文化的沙漠”。雖然在2000年3月,新加坡政府出臺了《藝術復興城市報告》,野心勃勃地要讓“沙漠”披上綠衣,并連續舉辦了10余年新加坡藝術博覽會和其他一系列博覽會,但現在看來,似乎所有的這些努力都敗給了藝術香港這批黑馬。當然,香港的迅速崛起一定程度上和藝術品交易的零稅收政策(新加坡的藝術銷售稅是7%)有關,僅此一點,就讓新加坡望塵莫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國際廊巨鱷們掀起的香港淘金熱,讓原本發展水平相差無幾的畫廊業,立見高低——雖然新加坡政府一直在吸引國際重要畫廊的加入,但迄今在新加坡的畫廊圈中還沒有舉足輕重的角色。
當然,在這場爭奪戰中新加坡的悲情成分要重一些,如繼上世紀90年代中期佳士得終止在新加坡的業務后,2007年蘇富比(微博)也結束了在新加坡的業務,其后這兩家老牌拍賣公司將亞洲業務全部放在香港,在成為香港藝術市場崛起的撬板之時,也成為制約新加坡藝術市場發展的一件利器。
但就目前來來看,香港也有它的劣勢,如本土畫廊數量較少,更多時候只是充當一個短期交易的平臺的角色,并沒將本地的藝術氛圍培育起來。這樣說來,新加坡在這場較量中還不算失勢——它具有東南亞地區密度最高的富人階層,且對當代藝術的認可度也較高。在藏家才是王道的背景下,新加坡和香港算是打了個平手。欲知后事如何,只能日后見分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