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走出陳綺貞、張懸、盧廣仲等多名創作歌手,而成為文藝青年們心中“朝拜”圣地的臺灣女巫店,極有可能在月內成為歷史。最新消息顯示,因不合規定,女巫店將在本月底暫停營業。21日下午,從女巫店走出的歌手張懸在PTT(臺灣一知名BBS)發布文章,留戀之余更顯憤怒。昨日,本報電話采訪臺灣女巫店,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他們正忙于店內休整,尋找新址的工作已經展開。本報記者鄒嘯宇
A女巫店只能配合規定
作為臺灣地下樂團和獨立音樂人的“孵化”地,女巫店早已成為文藝青年心中獨一無二的文化座標。但就在上周,忽然傳出女巫店即將暫停歇業的消息。據稱,這和有關部門規定禁止在非商業區經營酒吧等八大行業場所有關,而事發三月的臺中阿拉夜店大火,加上常年有鄰居檢舉女巫店噪音污染,令相關規定執行收緊。
昨日,記者電話采訪臺灣女巫店,據店內工作人員稱,目前全店上下都忙于歇業的準備工作,因此未對任何媒體作出公開回應,唯一能透露的是,他們將配合相關規定。歇業之后會否另辟新址?對方表示,目前的確已開展這項工作,但最終決定,仍需等待到時公布的官方文本。
B 歌手激動的張老板
女巫店被迫暫停歇業,無疑將成臺灣地下樂團和獨立音樂人們的巨大遺憾。而從女巫店走出的張懸(也被稱為張老板)、吳青峰等人,也在網上表明觀點。21日下午,從女巫店成名、此后也常常回到此處演出的張懸,在PTT上發表文章,言語間除對女巫店充滿留戀,更義憤呼吁相關部門能夠對藝文、音樂等創意文化產業進行扶植。成為對此事發聲的首位明星。
此后,與張老板私交甚篤的吳青峰也于21日下午三時許接連更新兩條微博:“一間指標性的店就這樣成為犧牲品,這些消息來得如此草率卻沖擊。那個我們長大,我們歌唱,我們嘆息與歡笑的女巫店,在記憶中不會改變。其實在我心里一直有個遠景,等我再沒人理會時,我想在女巫店幽幽唱到老去,現在我人生暗中的目標沒了,多么無所適從。”“聽到消息兩天了,真的傷心,但無法形容那種傷心。我們深愛的女巫店。”歌手范瑋琪也在轉發這則消息時評論:“看到報紙。真的沒了?難以置信,難過。”
C該知道的強大的女巫店
女巫店歇業引發反響強烈,與它長期為臺灣獨立音樂做出的貢獻有關。近些年,以陳綺貞、張懸、蘇打綠等為代表的臺灣小眾音樂人的迅速走紅,令這間為臺灣地下音樂人提供小型演出場所的復合式藝文咖啡館,成為臺灣音樂的指標性場所,更是臺灣獨立原創音樂的重要舞臺。
這間PUB位于臺灣大學附近,它平時是一家咖啡館,只有周四到周六的夜晚,它才會變成有樂隊演出的LIVE HOUSE,這里被視作另類女性音樂領地,臺灣的女性創作人和地下樂團幾乎都會在這里演出,如楊乃文、黃小楨、陳綺貞、張懸、蘇打綠、自然卷、1976等。這些演出最早的發起人之一,正是已闖入大眾視野的陳珊妮,她甚至在1997年發行了一張名為《不能忽略陳珊妮在女巫店》的live專輯。
張懸自高中起就在這里駐唱,即便今日,也時常回去和老聽眾們喝一杯。而如今被奉為女神的陳綺貞,也將出道前的第一次演出獻給了女巫店,并在不斷累積之下,從起初的不過三桌觀眾,成為炙手可熱的表演者。就在上月,她還在女巫店舉行了歌友會。相比她在大型巡演場地的惜字如金,在這樣的小場地內,她的表現更加可親,幾乎表演每首歌前都會來上一段脫口秀,甚至當場講起了與女巫店老板的舊情,“我剛剛來的時候和女巫店的老板,不能說老板娘,她是女性主義者,我們是很好的朋友,但是我們一年只見面一次……”
附:
張懸的信
致任何一位關心此事的你,女巫店暫停營業的原因是因為有關部門明令非商業區不得經營酒吧等所謂八大行業場所,并在臺中大火事件后加強執行。
將各類藝文演出空間(場所)區別類型并立規范和扶持,對于藝文產業和音樂等創意文化極其重要而迫切,但多年來相關規定皆遙遙無期,七年前(2005)即使開過對于LIVE HOUSE能合法化的公聽會,但從此一路被無心深究的相關人員擱置到今。
值得令大眾疑惑和強調的不是它此刻的身分違規與否的問題,而是一個一心求能有所依憑不去違規,需要制定相關管理規劃得以保障的產業,呼吁多年卻仍不可得。非商業區不得經營酒吧等場所看似合理,但臺灣對于營業分區長年未因社會現況調整重劃,以致所謂在商業區開業經營非企業型表演文化,門檻是真實的高不可攀,在現行規定下也無處可去。
長期以來,推動文化表演藝術常只有治標不治本的單點幫助。
長期以來,現行規定中明顯的漏失與無視只有單點的依據。
一直以來都是只有單點的幫助和依據。這讓像是所謂千萬元的樂團補助這樣的政策只成為一種恩惠,而從未展現歷屆相關部門對音樂或表演文化,哪怕社會現況需求的有能回應。
事實是我們的社會越來越求對于藝術質感的追求,越來越強調各個層面的軟實力?無論對于個人創作或是消費品質,軟實力永遠不會來自相關部門的恩惠,而是需要“得以發展延續的環境”。
若沒有更多亡羊補牢的思考和實踐,從點去連接成線與面的全面性改革和進步。那么,我們損失的不是這個月底停業的一處指標性的店。
我們不會是最后一次感到錯愕和不值。
我們一直以來損失的是文化和音樂產業深根發展的可能。我們損失的是明明可以享受參與,但連買都不再買得到的音樂經驗。
女巫店所養育的音樂文化在臺灣無可取代。我不以為需要去討論女巫店的處境該與不該,因為相關部門還沒關心和實踐的事何來對錯之分。但任何一個需要藝文演出場所,而又能為自己做選擇的人,一如造就每個前瞻年代的群眾,群眾,你們才是最終的聲音!關心,思考,理解和積極要求!合時宜的規定才能就此產生并回饋到我們身上。
臺中二十二日在當地二十號倉庫將有一場座談會,關心藝文演出場所發展困境及其文化的人,請你,去參加吧。
任何熟知相關規定愿意補充的網友歡迎個別文章交流。歡迎轉寄。如果其中有記者而愿意盡量多保留原文,讓大眾知道更多一個事情背后值得思考的地方,張懸無比感激。張懸敬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