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投向中國文物收藏界的重磅炸彈,預警中國文物遭遇空前大劫難
陰謀?陷阱?騙局 統統現形 淘寶?鑒寶?藏寶 妙在其中
誰在收藏中國:中國文物黑皮書
書訊
近期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誰在收藏中國:中國文物黑皮書》(定價35元)是國內第一部全方位揭秘中國文物市場真相的長篇紀實作品,這部耗費作者5年時光、走訪近百位文博界專家、文物販子、盜墓者、制假者的心血之作,無疑是了解中國文物市場水深水淺、水清水濁的窺視鏡。更重要的是,作者想說明,在這灘渾水中,中國的珍稀文物正悄悄地流失海外,1天,4海關,僅5%抽檢率,查獲走私文物15512件,文物以這樣的速度不斷流失,我們經不住要問,中國還是文物收藏大國嗎?若干年后,我們想要看看祖先留下的文物,是不是要遠涉重洋呢?
書里,你可以看到因文物而一夜暴富的故事,比如:1988年端午節前后,北京城東潘家園地區,天蒙蒙亮,賣豬肉的老侯肉攤上來了一位東北老鄉。懷里揣著一幅皺巴巴的古畫,說老婆病重躺在醫院里,要用這幅畫換二斤豬肉給老婆補身子,老侯心腸軟,割了五六斤豬肉給老鄉,老鄉扔下畫走后,老侯也沒太重視那畫,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畫被人發現并賣走,又后來這幅畫出現在國外拍賣場上,價值1600萬。至于老侯賺了多少,一直是個秘密,不過畫被賣走后不久,他就在北京買了一套房,而且再也不賣豬肉了。
當然,你還可以看到因收藏而窮困潦倒、妻離子散的故事。比如,京城一位頗具靈氣的年輕詩人,曾多次獲得過文學大獎,經常在電視、網絡等媒體上光鮮亮相。除開文學創作外,他還開了一家文化公司,生意跑火。后來,因為偶然的機會踏入潘家園,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迷上了收藏,其結果是,先是女兒從貴族學校輟學,接著自己的公司關門,再是老婆離家出走,最后房子也被迫出售,年輕詩人守著一大堆自己收藏的“文物”瘋瘋癲癲的進了精神病院!
紀實作品,若是脫離了作者的親歷親為,多少顯得有點紙上談兵,還好,我們不用為這點擔心,因為書中所講的很多故事都是作者喬裝改扮后暗訪得來,也就是說都是很刺激又信得過的真實現場。拿作者的“盜墓”經歷來說吧,那可是實打實跟盜墓賊深更半夜、黑燈瞎火、荒郊野外“盜”來的,不像眼下流行的盜墓小說,里面再詭異再驚悚,也只是作者天馬行空的想象罷了。
拍賣行,大伙兒想必知道,即便沒有親*賣過,也在電視上看到過:先是弄上一個精美的拍品,接著拍賣師宣布事項,然后你一聲我一聲的競價,最后槌子響過,成交!像這樣大張旗鼓、聲勢煊赫的場景,弄出來的拍品是真品應該無疑了吧?錯!千萬莫被盛大的場面嚇到,這里面的水呵深著呢!拍假的,有!假拍的,更有!什么意思?拍假,就是所拍東西是假的唄!假拍呢,也很好理解,就是那些成交的拍品也是假的,它們大多數都被藏主抬高價格后自己買走了!
拍賣行貓膩太多,信不過,時下風靡的電視鑒寶總該靠得住吧,瞧,那鑒寶團的專家,不是某國家級的,就是某博物館的,好幾個坐在一排,夠權威的了吧!咳,要是相信這個,那也活該被騙,誰又能確信那幾個專家剛剛鑒定過的東西不是其中的一位剛從潘家園地攤上收來的呢?再說了,專家走眼的事兒還少嗎?把河南農民燒制的陶俑當作漢代文物大量回收進故宮博物院和國家博物館,把贗品《牧牛圖》當作著名畫家吳作人的真跡開價25萬元……
制假販假的事兒在我們社會似乎太多,聽了也不怎么稀奇,還是說點兒稀奇的吧。某年,香港拍賣市場上出現了一件鎏金無量壽佛,在場一位故宮里的專家覺得這東西很眼熟,仔細一想,可不得了了,那分明是故宮當年調撥給承德外八廟的國寶啊,館藏的國寶竟然出現在了拍賣會上,還有比這更令人驚訝的嗎?
駭人聽聞的事情除了這件,還有其他,走私!電影上,走私犯們偷偷摸摸,黑西服、黑領帶、黑褲子,一副黑社會的裝扮,現實中,可不這樣,人家走私犯過海關,那個叫輕而易舉,隨便找個往返香港內地兩地的菜農,往菜擔子中一放,就輕松過關了,用行話講,這叫“帶工”,更厲害的,直接往轎車后備箱一扔,遇上海關查問,說是賣了幾件仿品作紀念,也輕松過關……
多余的不說了,還是留待讀者自己看吧,掘墓盜寶如同囊中取物,國寶仿制怎樣以假亂真,千年瑰寶如何慘遭劫掠,萬年圣物怎樣走私英倫,黑市交易如何一夜暴富,拍賣會上什么價值連城,電視鑒寶怎樣暗藏玄機,鑒定專家為何指假說真,一樁樁黑幕重重的文物交易、一個個駭人聽聞的古玩騙局、一場場驚心動魄的國寶之戰,盡在《誰在收藏中國:中國文物黑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