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龍興寺出土的造像中有一件較為特殊的作品,即北齊半跏思惟菩薩像:圓雕坐像,高80厘米,菩薩頭戴貼金寶冠,冠前束帶上佩有三顆寶珠,其上又有一層束帶,兩層之間的朱紅底色上繪出連珠紋,鑲金邊綠彩寶繒垂至耳下。面相圓潤,眉用墨線描出,眼角細長,高鼻,小口,上唇用墨線勾繪八字胡須,唇涂朱紅。黑發在額前中分,順肩而下成兩層,在肩部飾貼金圓形物并系紅色帛帶。袒上身,頸佩貼金圓輪狀項圈,下身穿鑲綠邊的紅色長裙,腰間束帶,右臂斜上舉,右手托腮,左臂下垂,右腿抬起,右腳壓在左膝上成半跏趺坐于束腰座上,左手扶右腳,長裙下擺半遮束腰座,束腰座下雕一飛龍,口吐一蓮葉、蓮蕾,菩薩左腳踩于蓮蕾上。整個雕像造型優美,衣飾簡潔流暢,體態生動。
最初,“菩薩”一詞往往是指釋迦牟尼的前生,描寫他前生的故事,在佛教中稱為“菩薩本生”。釋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前,還是悉達多太子的時候,也被稱為“菩薩”。按照佛經記載,一般菩薩都是“善男子”出身,嘴唇上有兩撇小胡子,但為了普渡眾生的需要,他們常常有多種化身,所以在外貌上很難講有男女性別之分。
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以后經過一個不斷漢化的過程,在中國民間流傳最廣的菩薩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地藏菩薩等。思維菩薩是佛教中“神靈”的形象。所謂思維,就是“覺”,佛教認為“思維修”是一種高深的境界,必須經歷“澄心靜慮、坐禪入定”,離卻諸欲、擺脫十苦的艱苦修煉,方能達到悟出“真諦”的境界。(更多精彩見《文物鑒定與鑒賞》雜志第3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