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0日晚八點左右,一向溫和的福建海峽文交所總經理葉少波,突然在朋友圈發表了一條言辭激烈的微信:“……一條狗在獅子面前擺出同樣的Pose,是為了讓人們以為它和獅子是競爭對手。但奉勸一句,這樣做只會讓人看清那是條癩皮狗。” 令葉少波沒有想到的是,這段原本基于一時憤懣甚至更多的是帶有個人情緒宣泄的文字,瞬間在朋友圈引起滿屏的揣測、關注和一些知情人的聲援。不過,不到一個小時,葉少波因無暇一一回復,在感謝了眾多友人之后,迅速刪除了這條微信。 細心的人發現,10月27日是海峽文交所與福建東南拍賣(以下簡稱東南拍賣)聯合舉辦秋季大拍的日子,記者了解到,該東南拍賣是海峽文交所的股東之一。因此,葉少波這時痛罵“癩皮狗”似乎正是為了東南拍賣這頭“獅子”鳴不平。 果然,記者在隨后的采訪中向葉少波證實了這種揣測。據當地《海峽都市報》報道“福州個別拍賣行抄襲東南拍賣所出圖錄,從圖片攝影到排版,方式甚至字體、字號、文字顏色等各個細節均一模一樣。”該報還披露,該“個別拍賣行”之所以如此精準地山寨了東南拍賣的圖錄,是因為兩家同在雅昌印刷,該“個別拍賣行”為確保做到“一摸一樣”,買通印刷公司的員工,盜用了東南拍賣的圖錄版式,后來雅昌嚴肅處理了肇事員工,并遣責了抄襲拍行的惡劣行徑。 這一拍賣行的“山寨”事件,使得鮮有關注的福建拍賣市場作為一個秋拍新聞點進入公眾視線。 福建拍賣市場之困 在內地拍賣版圖中,如果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劃分,福建其實是最不應該缺席的一個地域。早在1993年,福建就成立了福建省拍賣公司(以下簡稱省拍),曾任該拍賣公司副總經理的黃桂華向記者介紹說,“當時的省拍和中國嘉德、北京翰海、上海朵云軒等7家拍賣公司構成了整個中國內地的拍賣版圖。”然而,20年過去,這個版圖中,最先隱去的似乎就是福建省拍。 在黃桂華看來,除了省拍的國有體制限制了自身的發展外,無論從瓷器還是書畫方面,都缺少可以挖掘的資源。“瓷器方面,福建雖然有好幾個窯口,但是官窯都不在這里。而書畫方面,一直也只有像陳子奮、鄭乃珖這些福建少數幾位本土藝術家的作品支撐著市場。”黃桂華很推崇西安目前的書畫市場,“他們的當代書畫資源在每個年齡層段上都有一批藝術家可以選擇,比如從最早的趙望云、何海霞、黃胄,然后就有劉文西等一撥人接班,接下來就是王西京這一撥,繼王西京之后,還有一批好的畫家。這樣成批藝術家的涌現,從能量體來說,遠遠強過像福建這樣只有陳子奮、鄭乃珖等藝術家在各自的時代一枝獨秀。” 不過,據知情人透露,在上世紀90年代初,由于競爭并不激烈,省拍也曾一度風光,“當時黃桂華親自掛帥出征,全國各地跑一趟,幾乎想要什么作品都有。”然而,隨著北京、上海等地拍賣公司不斷涌現和壯大,使得受體制以及資源限制的福建省拍漸漸沒落。三年前,黃桂華從省拍出走,成立了靜軒拍賣,專拍自己熟悉的書畫。 另一方面,黃桂華也向記者坦承,如果不是自己本身就收藏書畫,對書畫有著偏執的喜愛,也許早就不做拍賣了。“一是因為在福建拍賣人才奇缺,”記者也從一些業內人士處了解到,靜軒目前員工大約只有七八個人,的主要征集工作還是由黃桂華一個人來承擔。“其次,政府對藝術品市場并不十分重視。福州也曾和全國很多城市一樣大興文化創意產業,蓋了一些園區,但蓋好之后,里面很快變成了酒吧、設計公司甚至售賣窗簾的商戶。”黃桂華最后說,“福建省當地媒體對藝術品市場的陌生以及忽視,也使得福建拍賣市場在內地長期失聲。” 除了體制、資源、人才等黃桂華提到的因素,記者聯系到了此次被山寨的福建東南拍賣藝術總監夏湞,她認為,福建之所以長期以來走不進全國拍賣版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福建各個拍賣公司之間沒有形成合力。 據了解,福建省目前搞藝術品拍賣的公司約有十多家,除了福建東南、福建靜軒、福建省拍外還有福建貿易信托、廈門心和等。但真正專營藝術品拍賣并堅持了10年春、秋兩季大拍的也就只有福建東南這個團隊。“一些拍賣公司,往往拍了一場之后就不見蹤影。還有一些公司,比如福建省拍,將自己的拍賣資質轉售給一些合作企業,俗稱‘掛靠’,以收取微薄的‘掛靠’費度日”。 這些“打一槍換一炮”以及依靠資質艱難度日的現狀,使得長期以來福建省沒有太大的知名品牌公司出現,在全國形成不了集中關注點。而類似文章開頭提到的不良公司的惡性競爭事件又頻頻發生,給原本就薄弱的福建拍賣整體市場帶來負面影響。東南拍賣品牌推廣負責人李玉山向記者介紹說,“類似的克隆事件還遠不在此。這些年東南拍賣發展穩健,在一些專項領域擁有較高的影響力,并在拍賣時間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慣例,然而就有個別拍賣公司專等東南在公布拍賣時間和地點之后才確定自己的拍賣計劃。在前幾個拍賣季尚留有底線,不論是時間和地點都略拉開一些的距離,今年秋拍則完全不顧商業道德,不僅將拍賣安排在我們前一天的同一地點舉行,就連在投放廣告,也要求媒體方將廣告放在我們的前后頁碼。我們的廣告投放在今年8月初就已經啟動,但從9月開始,從媒體廣告到圖錄制作甚至是戶外廣告牌,我們所有對外公開的版面設計和風格基調就遭到全方位的低劣的剽竊和抄襲,行為極其惡劣。”在李玉山看來,福建個別拍賣公司不尊重文化,不尊重文化藝術產業發展規律,只一味依賴剽竊模仿的“山寨”手段,使得拍賣市場在一段時間內難以成熟起來。 與此同時,記者還了解到,去年福建一家新晉拍賣公司在廈門舉辦拍賣,也許資本較為雄厚,承諾凡是外地來辦牌的客戶,不管有無成交,拍賣期間吃住甚至往返機票全部由拍賣行買單。當時在北京和福建都引起很大震動,很多拍賣行均隱隱感到了無形的資本競爭壓力。然而,拍賣結束后,該公司公布天文數字的成交結果后,這個離譜的價格頓時讓那些緊張起來的拍賣公司放心不少,“服務的確一步到位,但無法持續,并且在專業性上他們沒有體現絲毫的優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資深收藏家評價說。“福建拍賣市場就像“閩”一樣,困在門內窩里斗,就只是一條蟲,要想“成龍”,融入全國版圖,必須走向門外。” 福建拍賣市場的“成龍”之道 孫潔鳴作荔枝洞石馬鈕方章 福建東南2013秋拍 成交價格:126.5萬元?在葉少波看來,福建要向走入全國版圖,那些曾經一度限制了“成龍”之路的地域因素,恰恰可以作為邁出第一步的“敲門磚”。這塊敲門磚就是福建獨有傳統美術資源,比如的壽山石雕、漆畫等門類。“只有依靠自身優勢,才能規避在全國拍賣中福建并不具備良好資源的書畫、瓷雜等市場中的弱勢。” 其實,壽山石拍賣自2011年開始,就在全國日漸升溫,從福建省民間藝術館編撰的《2012年壽山石市場分析報告》中,記者了解到,2011年全國開展壽山石拍賣的機構有10多家。其中,中國嘉德、北京保利、西泠拍賣、福建東南拍賣四家的壽山石拍賣總額,從2009年的4869萬元人民幣,上升到2011年的4.1億元人民幣。而今年秋季,在中國嘉德、北京保利、西泠印社還沒有舉槌的情況下,僅福建東南拍賣一家,就以總成交額1.22億、壽山石專項8458.47萬元的成績,為壽山石拍賣的2013年下半年的整體走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夏湞回憶說,壽山石近幾年的成交走勢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10年前,我們開始做壽山石拍賣,傭金降到5%,而且還是只收買方的,連續5年都在貼錢。到了第六年,拍賣業務才開始收支平衡,第七年后才開始盈利。” 雖然壽山石市場逐漸被全國市場認可,但要想讓福建拍賣行走出福建的步伐邁地更穩當一些,光靠石頭的品質還是不夠的。李玉山認為,行業的發展應著眼于壽山石的文化建設和傳播。“十幾、二十年前經營壽山石靠‘石頭很稀有、將來很值錢’兩句話就夠了,但現在行業的整體水平絕不可同日而語,尤其收藏家對于壽山石雕刻藝術的重視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在李玉山看來,福建拍賣企業要想融入全國版圖,就要挖掘經營背后的文化軟實力。 而葉少波認為,除了選擇正確的門類,挖掘門類背后的文化價值外,要想走出福建,拍賣公司的運作規范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他介紹說,海峽文交所之所以吸納東南拍賣作為股東方之一,就是看中了其誠信經營10年的企業團隊。記者了解到,福建東南拍賣這一團隊已堅持了10年保真拍賣,在全國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此外,除了誠信外,葉少波也對東南拍賣團隊精益求精的精神頗為推崇。“東南的專業團隊人數比業務團隊還要多。”這個專業化的團隊總人數達到40以上,其中包括鑒定評估專家、藝術評論員、市場調研員、編輯記者、攝影師、設計師等各個領域的專業人才。記者也從東南的一些員工中了解到,由于人才的匱乏,被東南培養一兩年的員工,往往會成為福建其他拍賣公司覬覦的對象。“但是即便他們將一兩個員工挖過去,也復制不出東南模式。”一位曾遭遇挖角的員工向記者透露,“就拿藝術品的攝影來說,其他機構也無數次想模仿東南的拍攝方式,但是他們對藝術品的領悟力達不到很專業的層次,僅憑攝影技巧是無法呈現藝術品自身所表達的韻律的。即便完成拍攝,如果排版、設計乃至印刷的一整套流程中任何一個環節跟不上,效果也將大打折扣,不然也不會有個別機構盜用我們的設計模版了。” 用葉少波的話說,“東南拍賣按規模來說只是專項領域的中小拍賣企業,但在專業化團隊建設上的投入一點不輸于國內大型拍賣機構”。然而,正是因為有東南拍賣這樣公司的堅持,使得福建藝術市場漸漸走入了人們的視線,據悉,2013年秋拍,東南拍賣推出十個主題專項專場,成交1億2千多萬元,引發全國對當代傳統藝術版塊的關注。也許,這正是福建進入全國版圖的第一步,步履輕緩,但正步步踏來。 (文/本刊記者 畢武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