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教育部有關負責人王登峰近日在杭州表示,2012年將加大藝術教育改革力度,提升藝術教育在升學中所占的權重和份額。教育部將在2012年啟動改革措施,以省為單位,對轄區內所有中學強制性規定每周開設藝術及體育類課程的時間,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接受相應的美育、體育教育。
目前我國中學的教育教學現狀是,藝術類教學課程的設置有,但在當今應試教育的導向和壓力下,美育和體育教育幾近形同虛設,尤其進入高中階段,應試科目的準備都覺時間不夠,哪有時間玩什么藝術教育。體育好點兒,至少在中考時也算成績的。
真正接受藝術教育的,是準備進入藝術院校的藝考生,他們的文考分數要求低一些,有充足時間專門進行藝術類的學習。也就是說,我們目前的中學教育,在進行了多年素質教育實踐和探索之后,依然沒有從根本上或更深入地解決藝術教育的問題,沒有充分認識到藝術教育對于青少年綜合素養形成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素質教育意在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全等方面的培育和養成。實實在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一方面,對于全體學生來說,體現了一種教育公平;另一方面,它更是在彌補應試教育帶來的缺憾。應試教育的弊端早已顯現并正在極力避免和消除,素質教育的提出即是有力的一招。
問題在于,怎樣真正做到素質教育的推廣。教育部將于今年啟動藝術教育改革,要求中學每周必須開設藝術類課程,就發出一個可喜的信號:素質教育的力度將加大,中學生的藝術素養的提高將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我國自古以來最為強調一個人內在的修養,最初“筆墨紙硯、琴棋書畫”的教育理念,注重的是個人內心的藝術性,由此而形成儒雅、高貴的秉性及淡定、清高的人格。而由于此前過于強調應試教育,與藝術素養有關的教育就退居其次,成了少數藝考生的事了。這對于一個完整的人格與素養的形成是不利的,是急功近利式的短視。無論文科生還是理科生,藝術素修的提高對于個人品位和情趣的提升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滿腦子功利(只為分數、被專業挾持等)的學生,其情感、品格、品位定然大打折扣。而當今多元化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僅僅會考試是行不通的。
我們希望教育部的藝術教育改革能盡快推行,并加強監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