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觀察這幾十年來中國的現狀,知識分子的位置一直是不清晰的。我說的知識分子不是一般的讀書人或一般意義上的有知識文化的人,而是指具有社會責任感和獨立思想價值的人。像中國的魯迅、法國的薩特、俄羅斯的索爾仁尼琴等這樣的人。 目前我們正在經歷一個準消費社會或者說是一個準消費價值的社會,這樣一個社會的主導因素是一種經濟法則。在這種情況下知識分子的位置是怎樣的?我看到很多知識分子正在變為白領、公司職員或專家——這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 在當代社會,從經濟角度講知識分子處在十分軟弱的位置上,消費社會并不屬于他們。 從非常久遠的歷史來看,中國是個農業社會,農業社會的思維意識沒有透徹的社會理性,知識分子——仕在其中也沒有獨立的位置。 我們看當代。公眾實際上對知識分子也是輕視的。有相當數量素質不高的公眾,他們對知識只是實用主義的。在目前無以復加的金錢至上的價值觀的對比之下,知識分子的說理的、理性主義的形象在一般公眾看來幾乎是迂腐的。 我們說過去。過去是一個政治化的社會。二十年前的公眾還有賴于知識分子作為他們內心欲望和思想意識的代言人。對知識分子而言,這樣的位置也是一個很好的期待。 實際上當代歷史中20世紀80年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啟蒙時期,而到了90年代社會變得更有條理,很多知識分子變成了專家但卻失去了對人性的關懷和正義感,這是一個消費時代到來的某種標志。 在這十幾年的創作歷程中,我的藝術以充分的語言,表達了這種流動的內心真實以及人類精神體驗永不重復的那些部分。 我一直想,在東方權欲和西方物欲這樣一個混合體的當代現實中,知識分子的存在和知識分子強勁思考力的存在是何等的寶貴。然而對知識分子來說,在這個時代精神的存在將大大難于肉體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