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是鮮卑族拓跋部建立起來的少數民族政權,共歷17帝,171年。北魏諸帝,除太武帝拓跋燾滅佛外,其余多奉佛。北魏政權與佛教的關系,我們可以從云岡石窟窺探出來。從山西大同西行16公里,便到了東西綿延1公里的云岡石窟。山西大同是遼代五京之一的西京,北魏也曾定都于此,并在此建造了云岡石窟。因其高處名云岡,故取名云岡石窟。
北魏拓跋氏王朝從道武帝建都平城,直到孝文帝遷都洛陽,曾經在大同盤踞了近100年。云岡石窟即是這一時期的產物。此間北魏國力強盛,先后在軍事上打敗了后秦、北涼等國家,擄掠吏民工巧及宗族僧徒數萬名,隨之也將佛教及石窟造像藝術引介進來,從而形成中國佛教傳播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期,鑿崖造寺之風幾遍及全國。
道武帝是北魏的開國皇帝,鮮卑族本來對佛教不大了解,“與西域殊絕,莫能往來,故浮圖之教,未之得聞,或聞而未信也”(《魏書·釋老志》)。道武帝在征戰過程中,接觸到諸地的佛寺和僧侶,他本人好黃老,但也讀過一些佛典,對于佛教,他還沒有來得及興建寺廟,延請僧侶,只聽說過泰山僧朗的名聲,他派人給僧朗送去一封信,以及一些禮品,稱僧朗“德同海岳,神算遐長”,希望他“助威謀”,使他能夠平定天下(見《北代魏天子拓跋書》,《廣弘明集》卷二十八)。天興元年(公元398年)他下詔在京城建寺,使信眾有所居止,于是,“始作五級浮圖、耆崛山及須彌殿,加以繢飾,別構講堂、禪堂及沙門座,莫不嚴具焉”(《魏書·釋老志》)。皇始(公元396年~397年)年中,他詔沙門道果進京,令其擔任僧官沙門統,綰攝僧徒。
到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統治時期,道教天師寇謙之輔佐太武帝,以道教、儒教實施統治,道教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司徒崔浩手握重權,也信奉道教,并多次在太武帝跟前抨擊佛教。佛教此前在北魏十分盛行,教徒泛濫,使大量的勞動力流失。
太武帝崇武強兵,大量征調青壯年入伍,但是,人力不夠。泰延四年(公元438年),太武下詔征沙門50歲以下強壯者還俗服役。第二年,太武帝攻涼州,大量僧徒頑強抵抗,太武想殺盡抵抗的三千僧眾,因寇謙之等請求,這才赦免。
太武帝倡導儒學,主張整飾風化。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太武帝頒布滅佛詔,限期所有師巫、沙門還俗,否則處死。沙門玄高、惠崇等違詔,太子晃和尚書韓萬德庇護,但最后還是被處死。兩年后,太武帝第二次大規模滅佛。佛教至此遭受了沉重的打擊。
文成帝所面對的,是太武帝毀佛的殘局,他在太武帝的廢佛之后大力興佛,他下令,各州、郡、縣都建造佛寺一所,凡是想出家的人,不論其年齡大小,一律聽任出家。他想用佛教來化惡就善,于是,以往所毀的佛寺,又都恢復起來了,佛像經論,又得以流傳,著名的云岡石窟,也在文成帝時開鑿。
云岡石窟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可以產生夢想的地方。不僅僅是因為它的規模宏大,也不僅僅是因為它的雕刻精美,而是因為它在武州山腳下巍然屹立了1500多年,目睹過一個個王朝的更替,經歷了一個個民族的發達與滅亡。云岡石窟可以說是雕刻在石頭上的王朝。北魏--一個鮮卑人的世界,就這樣在歷史的寒風里淡然消失了,而他創造的文明卻永久地保留下來。以我們今天人的眼光看,云岡石窟是一部北魏王朝的斷代史,館藏著北魏王朝的歷史;它更是一冊鮮卑民族的文化史,濃縮著鮮卑民族的文化。
遷都洛陽后,公元500年,北魏開始開鑿龍門石窟,但鮮卑貴族認為,那些基本上都漢化了的佛像已經不再屬于鮮卑人了。于是,留在平城的鮮卑遺族們繼續以己之力營造著鮮卑人自己的精神家園--云岡石窟。公元523年,北魏發生“六鎮起義”。承平日久,再加上佛教祥和慈悲教義的耳濡目染,草原部落的血性沉寂了,鮮卑人曾經引以為驕傲的殺伐武功沒落了,北魏政權風雨飄搖,云岡石窟停建。公元533年,鮮卑人政權北魏王朝滅亡。隋唐以后,作為民族的鮮卑不存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