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族名的“鮮卑”一詞,在秦漢文獻中也常常被寫作“師比”、“犀比”、“胥紕”。東胡被匈奴擊敗后,百姓四處逃散,分裂成大大小小不同的部落,流落到烏桓山的一支,就自稱“烏桓(又叫烏丸)”,而鮮卑山的這一支就成了鮮卑族。鮮卑山究竟在哪兒?現在已經無人能夠回答了,但其大概的位置應該在今天內蒙古東部或東三省境內,也有人認為應該是在小興安嶺一帶。
鮮卑人在鮮卑山休養生息后,又逐漸強盛起來,他們極為兇悍,但文化極其落后,沒有文字。他們的習俗是在結婚前把四周的頭發剃光,只留頭頂一撮,這可能是基于一種原始宗教信仰的結果。他們的婚配似乎也與他們日常接觸的牛羊發情期有關,春天是動物的發情交配期,歷史上的鮮卑人也有一個交配期,在暮春時節,平常四處游牧的鮮卑人這時候都陸續來到饒樂水畔(在遼寧營州北部),跳舞唱歌,飲酒作樂,在狂歡中尋找對眼的男人或女人交配完了,當夏季來臨時,他們就又四處分散到草原深處,與羊群、白云為伴。
鮮卑民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牧歌、思鄉曲、敘事歌、戰歌等體裁。其風格剛健清新,粗獷豪放,富又有濃郁的草原生活氣息。北魏統一蒙古高原后,太武帝從漠北遷來30余萬帳落敕勒人(漢稱丁零,亦稱高車)。5世紀中葉,生活在陰山一帶的敕勒人大都已鮮卑化,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齊時敕勒人的草牧歌,其歌本為鮮卑語,易為齊言,已成為千古絕唱:“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東漢和帝時,漢大將竇憲擊敗匈奴,鮮卑乘虛占領匈奴舊地,10多萬戶匈奴人自號鮮卑,加入鮮卑族,同時也把匈奴的文化和原始崇拜帶入鮮卑族,因此,鮮卑族又是東胡與匈奴的融合民族。
到東漢桓帝時,檀石槐統一了鮮卑各部,他在高柳建立王庭,聯合諸部組成軍事行政聯合體,分為東、中、西3部,各置大人率領。這個聯盟所控制的地域極為遼闊,東部管轄地包括今西拉木倫河、老哈河流域、科爾沁草原和呼倫貝爾草原,由彌加、闕機、槐頭等鮮卑大人統領,共20多個邑;中部包括今錫林郭勒草原,由慕容、柯最等鮮卑大人統領,共有10多邑;西部轄地包括今陰山以北的烏蘭察布高原、巴彥淖爾高原、阿拉善盟境內的沙漠地區和額濟納河流域等地,由日律、推寅等鮮卑大人統領,共20多個邑。檀石槐還用漢人制定法律,從中原輸入鐵器,促進了鮮卑社會的發展。
但是在檀石槐死后,各部落的大人就各自為政,鮮卑族再次陷于四分五裂的狀態中,再也沒有統一過。在以后的歷史長河中,長期的合縱連橫,有3個家族脫穎而出:東部的宇文氏,西部的拓跋氏和中部的慕容氏。這3個姓氏首先登上中國歷史舞臺的是慕容氏,他們建立了前燕、西燕、后燕和南燕,緊跟著拓跋氏滅掉慕容氏,建立了北魏、東魏和西魏,最后宇文氏取而代之,建立了北周,之后就是隋唐盛世了。 |